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秦岭云  

 

  • 广西一河滩出土秦代钱币箭头 或是秦军古战场遗物(组图)2018-03-05

    图为此次出土的秦代箭头。南国今报 图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象州3月1日消息,近日,在广西象州县运江镇的一处河滩上,一批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秦代钱币及箭头,被当地群众挖掘出土。此事引起各界关注,因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已经证明,广西最早“首府城市”——秦桂林郡治,很可能就在该县境内。最近发现的这批秦代文物,为秦桂林郡治“象州说”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据了解,此次出土的秦代文物,包括秦半两钱20多枚,以及古代青铜箭头600多枚。出土的秦半两钱币,直径在2.6-3.3厘米之间,厚度为0.2-0.4厘米。其中一枚直径3.3厘米、厚0.4厘米,重10克,轮廓完整,字迹清晰,品相良好,为秦代早期铸造的钱币。经专...

  • 致敬·共和国杰出劳动者——中国书画代表何俊华五一特辑2024-04-16

    何俊华老师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艺术家,他以岭南画派的写生入画精神,从1982年开始,至2023年,先后79次赴长江三峡写生,30多次前往黄山观察松树和云雾,从艺46年,写生稿4000多张。艺术简介何俊华,1962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少年时代在广州市少年宫学习素描、水彩、水粉,临习柳公权、颜真卿、张迁书法。上世纪80年代:师从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梁世雄、李国华、郝鹤君。90年代开始:师从刘斯奋、陈章绩、陈永锵、许钦松、方楚雄、梁如洁、李劲堃。社会职务、身份现为:广东省文联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委员现任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关爱艺术家公益促进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

  • 苍雄高古 西北风骨:画家徐立作品赏析(组图)2018-12-05

    【艺术简介】徐立,字建禄,男,1958年12月生,祖籍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曾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班,后转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深造。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邢少臣工作室,2007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花鸟高研班。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四十年矢志不移,并博采众家之长,以其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技艺,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雅俗共赏。作品曾先后被文化部及中国文联和有关部门送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东南亚等各国家和港台地区及国内各地巡回展出并部分被收藏,多次获奖;在报刊杂志上先后发表作品百余幅;美术作品及个人设计制作的工艺纪念品被世界各地重要的场馆收藏,国内各大报刊媒...

  • 苍雄高古 西北风骨:著名画家徐立作品赏析(组图)2019-06-15

    【艺术简介】徐立,字建禄,男,1958年12月生,祖籍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曾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班,后转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深造。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邢少臣工作室,2007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花鸟高研班。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四十年矢志不移,并博采众家之长,以其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技艺,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雅俗共赏。作品曾先后被文化部及中国文联和有关部门送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东南亚等各国家和港台地区及国内各地巡回展出并部分被收藏,多次获奖;在报刊杂志上先后发表作品百余幅;美术作品及个人设计制作的工艺纪念品被世界各地重要的场馆收藏,国内各大报刊媒...

  • 大器晚成的唐鹦鹉纹提梁银罐(组图)2018-01-05

    我国金银器制作和加工工艺大体上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秦以前,金银工艺基本上处于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范畴之内,是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延伸和发展。第二阶段从汉代起,金银器加工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工艺技法。唐代金银器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发展与创新。如炸珠、掐丝、镶嵌显然出现于汉代,是对西方金银制作工艺的吸纳,但唐代应用更为频繁、工艺也更娴熟。这件银罐为纯银所制,纹饰全部鎏金,罐体与纹饰色泽形成反差,产生了一种明显的主体效果,正是唐代冶银技术水平的体现。何家村唐代窖藏是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内发现的一处唐代窖藏。在两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巨瓮和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大银罐...

  • 有汉字美才有书法美2016-04-21

    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书法之道、之韵,人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情感,总有说不尽的话题。梁君度(香港养生书法研究会会长、香港中国书画会副会长)书法是唯美的,但没有造型优美的汉字,又何来优美的书法呢?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篆、隶、草、楷、行几个阶段,但每一个阶段,字型都有独特的美。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字的间架结构对汉字美起关键作用。史书记载汉字由黄帝时的仓颉所发明,仓颉发明的应是象形文字。唐代张彦远认为,仓颉时代的字与画“同体而未分”。既然象形文字本为图画,那么汉字故当有朴素的自然之美。最早出现在陶片及甲骨上的文字,现在称之为古篆字,也就是夏、商、周、秦篆书的总称。商殷甲骨...

  •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组图)2021-10-11

    吴昌硕(1844-1927)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大师,融“诗、书、画、印”四绝于一炉,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杰出成就。吴昌硕自幼习印,取法广泛,“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不断创新、突破,终成浑厚苍茫的吴派印风。吴昌硕治印形式语言丰富,独特的篆刻艺术的空间美,值得后人借鉴效法。其印学思想亦具有鲜明而独特的理论个性。因此,把握和品味吴昌硕的印学思想,对于认识和理解他的印学历程及其内在规律,推进当代印学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吴昌硕吴昌硕篆刻艺术的特点。首先是篆法独立,自成家数。篆刻艺术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书法基础之上,吴昌硕围绕石鼓文形成的大篆书法,集前人古籀书法之大成,这是他的篆刻能取得骄人成就的前提,...

  • 风光摄影:秦岭光头山风景欣赏2014-10-31

       光头山,秦岭距离西安市区最近的一个海拔超过2500米的山峰,登上山顶远眺,西安城区上空笼罩着一层非常明显的雾霾“小气层”,与其之上的碧蓝晴空形成鲜明对比,就像一个巨大的锅盖,密不透风的盖在西安上空,压在我们的心头。拍几张光头山的片子,希望有一日,西安城的天,会如同这里一样,清澈,透明。                            ...

  • 古代楚国文物大展亮相云南省博物馆2016-03-16

    作者:岳冉冉新华社昆明3月15日专电(记者岳冉冉)《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15日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观众可一睹战国时期的32件编钟。本次展览以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地区出土的楚国文物为主,部分展品时代到秦代、西汉时期,还有少部分是荆州地区出土的巴、越、三晋等地的“舶来品”,较全面地展示了楚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生活面貌。据悉,此次参展的文物共200余件(套),仅一级品就有50多件,其中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一套32件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楚文化特有的漆木虎座鸟架鼓;秦家山2号墓出土的战国玉覆面等都是举世闻名的文物精品,本次展览是它们第一次离开荆楚故地面向观众。展览分“止戈为武”“食玉炊桂”“魂兮归...

  • 首届油画院创作研修班研究展于近日盛大开幕(组图)2022-09-13

    参加研讨会嘉宾合影《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油画创作研究展》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暨首届创作研修班展,已于9月6日正式拉开帷幕,云上美术馆展出导师油画作品,集中了导师们的部分经典作品,既有宏幅巨作、阶段创作,也有日常写生等共计74件,创作班学员作品形式多样,和而不同,共展出创作作品97件,小稿、手稿、文献资料208件。一方面将阶段性的创作以教学成果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体现了油画院近年来的创作思路、方向与面貌。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展览现场钟涵先生杨飞云先生现场指导正如习 总 书 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所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

  • 八旬文物专家研究瓦当三十载 用拓片重温屋檐之美(图)2017-11-20

    高文介绍不同朝代瓦当的特点汉砖和瓦当做成的砚台瓦当,俗称瓦头,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屋檐最前端瓦片的下垂部分。众所周知,瓦是具有圆弧的陶片,而大家对瓦当不甚了解。《辞海》记载,“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87岁的四川省文化厅离休干部高文,对灿烂悠久的巴蜀文化感情颇深。早在30年前,他就开始收藏小到不起眼的瓦当,着手写一些研究心得、科普文章。如今,他已收藏了五六十块瓦当实物,以及一百多种瓦当拓片,对瓦当的年代特色、地域分布、用途等方面都有研究。11月18日,高文撰写的《四川瓦当》出版在即,他在成都举办了一场秦砖汉瓦分享会,邀请文博、考古、收藏界专家大雅云集,...

  • 兵马俑博物馆投诉最多 不少人质疑旅行社收费(图)2017-08-16

    兵马俑博物馆昨日是“旅游热线周”活动首日,一个半小时接听市民热线40余条,除了部分游客投诉外,多数游客和市民对西安旅游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西安市旅游局表示,将对此次活动接听到的投诉进行一一处理,对市民提出的建议反映给相关负责的处室或单位。兵马俑博物馆投诉量最多昨日,多位游客反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配套设施不到位。从哈尔滨来西安旅游的高先生反映,博物馆内的讲解员不佩戴扩音器,也不给游客发耳机,而博物馆内人流量很大,根本听不清讲解员在说什么,“我千里迢迢来西安旅游,首先就去了兵马俑博物馆,结果听不清讲解员的介绍,感觉非常遗憾,建议能够给游客配发耳麦。”李女士反映,8月13日她和家人一起去秦始皇...

  • 云南画派巨幅国画亮相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012-07-02

    近日,在崭新气派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内,人们总愿意停下匆匆的脚步,把目光驻留在5幅巨大的画作上。这是中国书画院院长陈鼎坤为首带领云南画派创作的杰作。 陈鼎坤先生介绍,3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扎根云南,培养了一批云南籍画家。五幅巨画的创作在云南安宁八街中国书画院艺术创作基地完成。历时两年,九易其稿,三次换将。巨画所用的宣纸全部由安徽特制,颜料和墨就用了近千公斤,其中的岩彩用云南的红土自制加工而成。 挂在机场国际到达厅内的《天启神山》为陈鼎坤先生的得意之作,这幅高3米、长30米的巨画用大写意重彩山水画的技法,用大写意、大泼墨、大留白、中西合璧的的创作手法,力透纸被、大气磅礴地刻画了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神...

  • 全国两会“翰墨传承”艺术名家——秦運柒(组图)2020-01-09

              秦運柒——葡葡草堂堂主,運石齋齋主,字“運石”、“江山”、号:白馬居士、“苦行生”。一九五五年生於山水甲天下而美丽的陽朔,受到了大自然的熏陶爱上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利用假期到漓江边看远来陽朔写生的美院的老师在画漓江山山水水。从此就走上了喜爱画山水画的这条路。那时只有文化馆和图书馆,经常向文化馆的老师请教、学习。曾任陽朔美协理事,中国書晝家联谊会常务理事,桂桂美术家协会会员,桂林市象山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桂林長田山水画研究院名誉院長。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 ...

  • 岭上云天——陈天中国画作品展(组图)2021-11-26

    2021年11月25日,“岭上云天——陈天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本次展览分为:“山水系列”、“荷花系列”、“竹林七贤系列”三部分;展览全景式展示了艺术家陈天60余幅精品力作,艺术家陈天也希望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实现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和明确文化身份。本次展览是艺术家近些年来创作的成果较为完整性地展出。《高秋》 2015 45x45cm陈天是近些年非常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在山水、人物、花鸟和书法不同题材上都有着很好的造诣。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说:“陈天的作品给我耳目一新的感受,新在于他从传统研习中滋生出来的变化。岭南绘画的传统规制在陈天的笔下延续、演变,...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