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设计文明中的东方启蒙2013-05-27
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结果。而整个西方设计史的描述,只有东方向西方学习,却没有西方向东方学习的史实;最终的结论是东方国家被动接受西方国家文明的输入,西方国家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主动输出文明。带着强烈的疑问,作者查阅了一些书籍和文献资料后发现,整个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真相被严重遮蔽了。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失去自信心的国人也竟然默认这段被严重歪曲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强盛,民族自信心也日益增强。一些史料的重现发现,帮助我们廓清了历史的真相。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美:约翰·霍布索)的著作中,证据确凿地论述了东方文明...
王时敏《仿黄公望山水轴》领衔永乐2020全球首拍(组图)2020-11-26
王时敏(1592-1680)《仿黄公望山水轴》,立轴,水墨纸本。 永乐拍卖供图永乐拍卖2020首拍北京精品预展22日拉开帷幕。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现当代艺术、古董珍玩及佛教艺术、沉香茶酒、古籍碑帖、珠宝尚品、国际潮流艺术等各门类精品联袂呈现。古代书画板块集结130余件重要书画家的作品。王时敏的《仿黄公望山水轴》是本专场的领衔作品。该作品裱边及本幅上有董其昌、博尔都、王原祁及王翬4家跋语。已故著名鉴定家徐邦达观此作后曾说:“烟客作画,贵在秀润,董书王跋,至宝也。”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乾隆特等一号奇准神枪。 永乐拍卖供图明人尺牍在近期市场颇受追捧,此次推出的明人尺...
苏轼《致子厚宫使札》鉴赏:无机心之书(图)2014-07-30
苏轼《致子厚宫使札》 管鲍之交 嘉祐二年(1057),苏轼、苏辙兄弟,章惇、章衡叔侄,同科考试,同中进士。侄子章衡考中头名状元,竟让章惇羞愧难当,回家复读。两年后再次科考,进士甲科高中,才受敕出仕。 章惇和苏轼同为性情中人而结管鲍之交。二人曾游仙游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横木架桥。子厚推子瞻过潭书壁,子瞻不敢过。子厚平步而过,用索系树,蹑之上下,神色不动,以漆墨大书石壁上曰:‘章惇、苏轼来游。’子瞻拊其背曰:‘子厚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子瞻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rsquo...
张宗祥的《画人逸话》2014-04-10
何频 1934年,由北平艺专演变来的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严智开萧规曹随,循了林风眠和徐悲鸿的前例,他续聘白石老人为国画系教授。有人化名斐西,旋在北平《老实话》上发表文章,为大学讲台上的齐白石作了篇文字速写。说是开课的首日,学生们都早早静候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候着他,可老人一出场大家都萌翻了——“因为齐先生年高力衰,上课时,总有两个女侍者扶持着寸步不离!艺院学生,见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画家,被两位风韵犹存的少妇,扶上讲堂来,自然觉得有点别致。两位少妇都有三十岁左右:一位完全旧装,裙下露着一双瘦小的金莲,头上梳着一个乡下样的大圆头!一位已经剪了发,衣服是半旧式的...
书法笔翼会邦国——著名书法家张泰瑞 (组图)2016-10-11
张泰瑞,字吴尚,号玄明。生于1957年陕西洛南人,现居北京。书法家外交家,爱国思想传播人士。书以张旭怀素为宗旨。多习诸家之所长,集众家之精英,历练三十余家之经典,作品自成一体。 现供职:法国国家文化艺术协会高级顾问,新西兰慈善总会总理,新西兰慈善总会文化交流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西兰收藏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将军部长书画艺术协会执行主席,中国书画名家艺术联合会主席、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会理事、美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cctv央视华人网频道特邀书法顾问、昭泰文化签约艺术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沙特亲王图尔基收藏泰瑞书法...
盈时秋拍圆满收官 顶级拍卖诠释高端艺术(组图)2012-10-31
【北京盈时国际2012秋季拍卖会现场】 2012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下调幅度之大,远远超出此前任何理性的预期。那么,放眼2012秋拍,市场状况会如何演绎呢?北京盈时国际秋季拍卖会给了大家一份满意的答案。 10月30日,北京盈时国际2012秋季拍卖会在京圆满收槌。此次秋拍,北京盈时国际延续锐意进取的黑马精神,将战略重心专注于高端艺术品的拍卖,使“盈时秋拍”、“乾隆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四王吴恽”、“朱玉《接钵图》卷”等拍品关键词,成为海内外买家、学者、媒体人本季关注的焦点。 &...
朱寿友书法作品欣赏2017-02-20
朱寿友艺术简介朱寿友,字老谷,号临江逸者。1945年9月出生于江苏淮安。198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中国书协二届和三届理事、辽宁印社社长、南京印社副社长、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张九龄《望月怀远》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副院长、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顾问、世侨书画院顾问、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顾问。曾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一等奖、全国书法艺术荣誉奖。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分别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有多幅书法作品分别被两馆收藏。曾赴美国、新加坡以及香港、...
邹德忠书法作品欣赏2009-04-01
书法家近影 书法家简介:邹德忠,笔名齐惠,别署知不知子。1938年2月生于山东烟台,原为中国书协组联部主任,中国书协理事,现为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收藏协会副秘书长。 先生书法篆、隶、行、草兼善。隶书以汉隶为基础,参入篆书、简椟、魏碑笔意,撇捺的分披、波横的灵动,间出飞白和渗化,丰富了隶书的笔墨韵致,结体融入篆书、简椟的结构,反古出新,新人耳目。行草书宗二王,曲崛俊迈、恣情肆意,跌宕有致。作品参加历届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藏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刻于多处碑林。主编《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当代中国书法艺...
探索藏在古代钱币中的中华文化(组图)2021-02-19
初五来了,接财神。根据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因此根据古代风俗,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你可知道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正好有一个常设展览特别应景?那就是——“中国古代钱币展”。从2月9日起,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南11展厅推出“中国古代钱币展”,通过钱币这一载体,系统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要知道,这次展览是从中国国家博物馆20余万枚馆藏钱币中精选出1800余件珍品,再辅以其他类别文物200余件,呈现出独特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古代钱币在世界钱...
大美北京:刘人岛暨名家艺术作品展亮相中融美术馆(组图)2016-12-01
2016年11月26日上午10点,“大美北京——刘人岛暨名家艺术作品展”在中融控股集团长安壹号中融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卢新华主持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唐天标上将致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赛致辞“大美北京——刘人岛暨名家艺术作品展” 由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宣传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物学会书画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中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艺源岛文化艺术集团、《艺术》杂志社承办。“大美北京——刘人岛暨名家艺术作品展”作为艺术家刘人岛先生“江山多娇”主题系列展览的延续,也是长安壹号...
书斋追古 国家大剧院开展(组图)2017-11-02
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书斋·追古——中国生活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展出,并于2017年10月21日,已经开始对公众开放,10月28日将正式开幕,展至11月11日。策展人智吉(佘文涛)力图通过文化学者于丹、古琴艺术家王鹏、艺术策展人贾廷峰、设计家梁建国、设计家吕永中、文学家祝勇、传统文化推动者李亚鹏、文化学者田家青、禅修者、画家王子璇等九位当代生活艺术家与九位古代文人墨客的跨时空对话,与大家一起探讨当代中国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如何结合现代的生活方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化的同时,获得安顿身心的生命状态。古人把书房...
瑰意琦行,超然独处:朱寿友书法艺术欣赏(组图)2017-02-21
朱寿友艺术简介朱寿友,字老谷,号临江逸者。1945年9月出生于江苏淮安。198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中国书协二届和三届理事、辽宁印社社长、南京印社副社长、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张九龄《望月怀远》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副院长、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顾问、世侨书画院顾问、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顾问。曾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一等奖、全国书法艺术荣誉奖。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分别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有多幅书法作品分别被两馆收藏。曾赴美国、新加坡以及香...
盘点国家领导人的枕边书(组图)2013-09-05
毛泽东(资料图)
《道德经》主题碑林 连载之六十八(图)2016-02-11
将军马品杰二炮后勤部原副部长、少将 部长杜导正国家新闻出版署原署长 道长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艺术家赵 普中国书法家协会、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及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石渠”何处叹“宝笈”(组图)2015-10-16
唐代韩滉《五牛图》卷(局部从百米冲刺一般的“故宫跑”,到排队十多小时直到凌晨三四点,再到“限时3分钟”面对《清明上河图》……所有这些都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带来的现象与话题,这一特展是“石渠宝笈”着录的283件清宫旧藏书画珍品首次以《石渠宝笈》的名义在公众面前集体亮相。除了观展,《石渠宝笈》到底还带给世人哪些话题。《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本期特推出“石渠宝笈”特刊,力图多角度透视这一延续一个多月的文化事件。从百米冲刺一般的“故宫跑”,到故宫观展史上从未有过的长达十小时以上的排队——而排如此长时间的队只能“限时3分钟”面对《清明上河图》……所有这些都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