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马书林  

 

  • 叶嘉莹王蒙欧阳中石等作品亮相首届中华诗书画展2014-08-08

    新华网北京8月7日专电(记者顾瑞珍)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文史翰墨——首届中华诗书画展”7日至1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品包括手稿、书法、国画等420余件,其中不乏冯其庸、叶嘉莹、傅熹年、王蒙、欧阳中石、沈鹏、韩美林等大家的作品。 据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介绍,展览邀请了300余位文史研究馆馆员和少数有影响的馆外学者参展,年龄从47岁到97岁,分为“大家墨迹”“名家精品”“馆员风采”“才俊佳品”四个板块。 ...

  • 元代瓷器墨书所反映的称谓文化(提)(组图)2013-02-20

  • 人数最多!十国法官团莅临书院(组图)2023-11-05

    11月4日,由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国际法官研修班-发展中国家法官团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再次在国创书院举办。来自约旦、基里巴斯、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埃塞尔比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汤加、萨摩亚、缅甸十个国家的法官代表近50人欢聚书院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各个国家的交往深入,贸易和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他们热爱中国、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梁代院长以《中国书法的魅力与鉴赏》为题,带领法官们了解文字演变,感受书法历史,品鉴经典作品。各国法官们全神贯注倾听,手握毛笔,通过笔墨体会中国韵味。初次到访中国的法官们对承载着深厚历...

  • 中国扇画:翠华九折 霓虹氤氲(组图)2019-11-13

    中国扇画艺术历史悠久,宋代是团扇画的艺术高峰,明清以降,折扇画渐执牛耳。折扇以密林劲竹作骨,以素纨纸面为体,聚丹青翰墨为魂。随机舒卷,半纸清风,皓腕徐转,惠风绮纨。1948年,正值于非闇艺术盛期,《蔷薇雀》取其擅长的竹雀图式所绘,翠竹清丽,赤雀翩然,配以瘦金书款识,格调高古。于非闇所画鸟雀种类繁多,无不精能,而以蔷薇雀入画者迄今仅见此作,尤可宝爱。Lot349于非闇 蔷薇雀林思进 自作词二首成扇 设色纸本18×50 cm。 约0.81平尺RMB: 250,000-350,000出版:《荣宝斋画谱·47·于非闇绘花鸟部分》第39页,荣宝斋出版社,1991年7月《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集·下》第6页,天...

  •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秦林山2025-01-22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秦林山 前言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

  •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秦林山2025-01-22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秦林山 前言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

  •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秦林山2025-01-22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秦林山 前言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

  • 卿建中书法艺术全国巡展(组图)2015-04-25

    图为开幕式现场。由中国军旅书画院主办,北京中和国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卿建中书法艺术作品全国巡展于2015年4月24日下午15:00在北京孔庙国艺国粹馆拉开帷幕。人民日报海外版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出席了开幕式。卿建中,字见中,四川资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副秘书长,军旅书画院院长,中国和合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特聘书法家,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艺术家”,《魅力中国》、《美术家》、《健康大视野》杂志顾问。师从书法大家李铎,入选“中国城市艺术家风采”2010年卷、《当代名家书画作品收藏集》等,多幅作品被中南海、人民...

  • 武汉26位书法家泼墨写春联 千副春联送市民迎马年2014-01-27

  • 林彪当年从故宫借走了哪些国宝2014-08-06

    刚刚看到《老年娱乐报》登了这样一篇文章,题为《揭秘九一三后林彪住宅:挂满从故宫“借”的古玩字画》文章说—— 林彪喜欢清朝宫廷里遗留下来的乐器八音琴(俗称八音盒)。打开箱盖,启动开关,八音琴就会奏出古老而悠扬的音乐。林彪、叶群从故宫博物院“借”来了大小造型不同的八音琴有8件,放在林彪的卧室、会客室、书房等处。在林彪书房中间,还陈放着一只大的蓝花瓷缸,里面摆满了一卷卷字画。 走进叶群的卧室,就好像走进了一个暴发户的储藏室。左边靠墙是一长排红木制作的橱柜,里面摆满了珍贵的文物古玩。有青铜器皿,有古瓷瓶壶,有玛瑙翡翠,有象牙雕...

  • 莫言位列作家富豪榜第二 全年版税2150万元(图)2012-11-29

  • 个山美术馆在北京低调开馆(组图)2017-04-26

    丁酉三月,个山美术馆在北京宋庄艺术区低调揭牌,个山美术馆隶属于北京鼎盛千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私营收藏机构,主要从事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定位于中国当代新文人水墨领域,该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展厅宽敞,简洁典雅,用以陈列近几年来收藏的书画作品。作为开馆方面显得有些低调甚至神秘,即没邀请官方领导,也没邀请媒体,更像是一次朋友聚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通过几年的努力,个山美术馆除了收藏一些明清、民国时期的书画珍品以外,还与当代众多有潜力、有造诣的艺术家们进行合作,主要收藏有韩家鳌、王旦坤、王子虚、刘默公、杨光永、何金拾、董泽、许少翁、周曼竹、郭正英、郭建...

  • 林风眠毁画始末考——略谈其存世作品的梳理(组图)2021-01-11

    画家林风眠一生坎坷,家人离散,画作与画家一样,历尽风霜。特别是一九六七十年代期间,亲手毁画于抽水马桶,成了艺术家自虐的新典故。以亲历者身份记录林风眠毁画经过的是潘其鎏与冯叶,但说法却又有出入,其中原因何在?真相到底如何?一个背景是,由于艺术市场的勃兴与利益驱使,林风眠伪作的泛滥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社会私藏的一些林风眠作品当然会有存疑之作,尽管如此,如何跨越个人私利与恩怨通过真正权威系统鉴定确定可信的林风眠作品,并最大限度地将经过鉴定的可信林风眠作品纳入具有公信力的收藏档案系统,呈现林风眠作品的全貌,依然是林风眠艺术研究者与爱好者长期所渴望的。1970年代,林风眠在上海中国画院作画林风眠先生作...

  • 高尔基的最后三年:斯大林为何频频来访?2013-07-26

    在“软禁”中生活 1933年5月19日回到苏联后,高尔基似乎更加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礼遇,地位颇高,身上堆满各种荣誉,官方除了在莫斯科市内小尼基塔街和郊外的哥尔克村给他安排了两处宽敞的住所之外,为了使他不再返回索伦托过冬,又给他安排了一处过冬的住所,即泰谢里别墅。但高尔基却对此产生了一种愤怒的情绪,因为他时时觉得自己生活在一种被监视、被封锁、被规范的反常状态中。甚至他的所有信件都受到检查,所有电话都被记录。作家安·普拉东诺夫、“反对派”人物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寄给高尔基的许多信件,包括季诺维也夫1935年1月28日在狱中写给高尔基...

  • 2015西泠秋拍:弘一大师书《圆觉本起章》赏鉴(组图)2015-12-25

    栖志高尚菩提心弘一(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迁天津。光绪年间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善西画及音乐。归国后,历任上海太平洋日报文艺主编,浙江两江师范艺术教师,工篆刻、填词及歌曲,最善书法。1916年,就在李叔同声名正显的三十九岁时,他却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释名演音,字弘一。每当论及弘一大师传奇而多彩的生平,无不令人景仰赞叹。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皆早具才名。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却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