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明——油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曾晓明(Katherine),1985年6月出生于中国广东阳江,AB型双子座,法律专业毕业。艺术家自幼对绘画抱有浓厚兴趣,酷爱涂鸦,因此尽管她具备严谨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教育,她依然对美的事物怀有热忱,决定跨专业展开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的探索,凡遇美好之物皆试图以画笔捕捉。自2016年起正式涉猎油画,至今已自学近十年,并展现出惊人的人物写实与色彩表现的天赋。

其作品《展望》被选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集。作品《步步为营》荣获第二届香港青年美术奖,自此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名声渐起。其笔下作品充分展现了对动物神态的精细描绘,以及其深入骨髓的绘画技巧,彰显了其卓越的绘画才华。作品《自画像》与《一览众山小》入选由港澳台与北京联合举办的地域融合2024第四届当代艺术与设计大赛。其中,《自画像》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的闲适愉悦心情及风情万种的笑容,令人眼前一亮。《一览众山小》作品里面的雄狮趴在山顶安静地望向远处。笔触下的雄狮金黄的毛发在夕阳中闪闪发光,映射出狮子的美与高贵,也体现出百兽之王高处不胜寒,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曾晓明具备敏锐的审美洞察力,对艺术领域怀有深厚的热情,并持续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其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形象,均展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她的代表作品《中国非遗火壶表演》与《中华戏韵》参展本次2024/2025“诗性共生”佛罗伦萨年度国际当代艺术展,并有幸斩获最佳新秀奖(Best Rising Star Award)。

- < 中国非遗火壶表演> -

- 80 x 80 cm - 油画 - 2024 -

火壶表演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于吉祥、幸福及希望的深厚愿景,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文化影响力。其创作理念可概括为:以火为媒,以壶为载体。在夜幕的掩映下,焰火的点燃犹如繁星点点,通过一系列动作——抖动、敲击、洒落,宛若星河般闪烁,传递着祝福,驱散邪恶。

在参展作品《中国非遗火壶表演》中,曾晓明通过充满张力的画面捕捉了火壶技艺的炽热瞬间,巧妙地将非遗文化的仪式感与视觉冲击力融合。画面中的表演者静立于火光之中,双手紧握壶身,宛如掌握火焰的行者,展现出沉稳而神秘的气质。熊熊燃烧的火舌在夜色中翻腾飞舞,金黄与深黑的色彩对比营造出戏剧性的氛围,使得火焰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更象征着祝福与祈愿的传递。火星四溅之际,传统技艺的精髓跃然于画布之上,仿佛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力量。

-< 中华戏韵 > -

- 68 x 100 cm - 油画 - 2024

中国戏曲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它源于民间,与民众情感紧密相连。戏曲中所体现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使其超越了单纯的表演艺术,承载了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甚至肩负着传播中华传统文明的使命。本研究的创作理念在于:将中国戏曲作为国粹,通过艺术创作弘扬中国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并推动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

在作品《中华戏韵》中,艺术家曾晓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精确地描绘了中国戏曲的华美内涵。画作中的戏曲人物以端庄典雅的姿态展现,其精致的凤冠霞帔、繁复的刺绣纹饰与深黑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得人物的神韵和服饰细节更为突出。画中人物目光深邃而坚定,既展现了戏曲角色的典型神态,又隐约透露出表演者个人的情感,体现了戏曲艺术中“传神写意”的核心理念。通过这幅作品,艺术家不仅展示了戏曲艺术的视觉美感,更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强调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所承载的历史与精神价值,使中华戏曲的韵律在画布上得以流淌,并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故事。

两件艺术作品成功均入选“诗性共生”第二届佛罗伦萨国际年度艺术展。此次参展的初衷旨在通过绘画艺术,将中国的国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国际舞台,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此举旨在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理解和热爱。目前,这一目标已得到实现。艺术家们期望借助意大利这一文艺复兴的摇篮,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向全球展示其艺术创作的初衷与愿景。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画家詹亦然美术作品

詹亦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重庆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研究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重庆创作委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主管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全国美术考级行政管理工作。擅长水墨葡萄,水...1天前

工业符号的视觉变奏

工业符号的视觉变奏艺术史中的技术叙事与时代回应(1800-2020)文/张金摘要本文以工业元素在绘画中的表现为切入点,选取透纳(J.M.W. Turner)、莫奈(Claude Monet)与彭常安三位跨越两个世纪的艺术家为案例,分析火车、蒸汽、高架铁路等符号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视觉表达差异,探讨艺术如...1天前

春天里·议国是|共担文化使命——刘杨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文化,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每年全国两会,习总书记都会同文艺界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共商国是。 2025年3月5日,习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3天前

涤尽尘心悟画禅——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1937年生于江西玉山。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柳子谷纪念馆名誉馆长。柳咏絮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以“素心屋”命名自己的画室,意在专心丹青,以画笔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她不仅承袭了“谷风墨韵”,而且逐渐...4天前

「锋杪观澜」——当代中国书法家笔下的心与道(下)

媒体支持《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凤凰新闻》《文艺周刊》《中国文化报》《文化艺术网》《中国艺术报》《环球艺术网》《中国艺术新闻网》序“文者,贯道之器也。”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历经岁月洗礼,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笔墨线条...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