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晓意——孙晓云个人书法展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魂,是千年文心的流淌。一支柔毫,半砚松烟,承载的不仅是汉字的形与意,更是文人精神的延续与时代审美的映照。孙晓云先生浸淫书道数十春秋,以深厚的传统功底与独特的艺术才情,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成为传统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代表。  

此次展览,汇集孙晓云先生近年来的精心之作,涵盖楷、行、草诸体,既有对经典的深刻领悟,又有个人风格的鲜明表达。其楷书端庄遒劲,得唐法之严谨,又见魏晋之风骨;行书流畅自然,笔势连绵中见节奏,疏密之间显气韵;草书则奔放而不失法度,挥洒间自有意境。尤为难得的是,她的作品既恪守传统笔墨之道,又融入当代审美意趣,使古典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孙晓云先生的书法艺术,始终秉持“以古为徒,以心为师”的创作理念。她深研历代碑帖,于二王之清雅、颜鲁公之雄浑、米南宫之洒脱皆有所得,又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其笔下线条,或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或似行云流水,舒展自如。墨色浓淡之间,可见其心境的澄明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书法之道,贵在“技进乎道”。孙晓云先生不仅在技法上精益求精,更注重书法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表达。她的作品,既有传统文人的书卷气,又有现代艺术的时代感,展现出书法作为一门古老艺术在当下的生命力与可能性。  

此次展览,既是对孙晓云先生艺术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亦是对中国书法艺术当代发展的思考与回应。愿观者在欣赏其笔墨之美的同时,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艺术家的赤诚之心。  

 

媒体支持

 《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

《凤凰新闻》《文艺周刊》《中国文化报》《文化艺术网》

《中国艺术报》《环球艺术网》《中国艺术新闻网》

 

作品欣赏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孙晓云(1955年—)

136×23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戊子年新春于金陵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德门燕喜 仁里龙光》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丁酉岁未戊戌将至金陵未了斋主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岸柳舒眉春雨细,

山桃掩袖晓烟轻。

《岸柳舒眉春雨细 山桃掩袖晓烟轻》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书

印文:孙晓云印

 

《福守平安日 梅开如意春》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甲辰大吉祥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海酿千钟酒,

山栽万仞葱。

《海酿千钟酒 山栽万仞葱》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春风得意 和风至祥》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己丑年初夏未了斋主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铁马秋风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

《铁马秋风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己丑年初夏未了斋主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苍龙布雨 丹凤朝阳》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壬辰新春金陵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德茂松柏,

声振金石。

《德茂松柏 声振金石》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辛卯年仲秋金陵孙晓云书

印文:孙晓云印

 

《芝兰气味 湖海胸怀》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己丑年夏月于金陵未了斋主孙晓云书

印文:孙晓云印

 

德茂松柏,

声振金石。

《德茂松柏 声振金石》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2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辛卯年仲秋金陵孙晓云书

印文:孙晓云印

 

《<题竹林寺>朱放》

孙晓云(1955年—)

100×35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江南曲一首>储光羲 》

孙晓云(1955年—)

100×35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观浙江涛>徐凝》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鸿福

《鸿福》

孙晓云(1955年—)

68×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鹤舞》

孙晓云(1955年—)

68×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慷慨

《慷慨》

孙晓云(1955年—)

68×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平安》

孙晓云(1955年—)

68×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祥瑞

《祥瑞》

孙晓云(1955年—)

68×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鸿福》

孙晓云(1955年—)

68×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佛心

《佛心》

孙晓云(1955年—)

68×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书

印文:孙晓云印

 

《揽福》

孙晓云(1955年—)

68×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万福无极

《万福无极》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福随善至》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平安是福

《平安是福》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百顺为福》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紫气东来》

孙晓云(1955年—)

136×34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茂林修竹

《茂林修竹》

孙晓云(1955年—)

136×68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辛卯年冬月书于京华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鸿禧云集》

孙晓云(1955年—)

136×68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丁酉之冬日书于金陵东郊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境由心造

《境由心造》

孙晓云(1955年—)

136×68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壬寅年之冬书于金陵未了斋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观海听涛》

孙晓云(1955年—)

136×68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辛卯年仲秋书于金陵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

孙晓云(1955年—)

136×68cm

软片·水墨纸本

款识:壬寅年之冬书于金陵未了斋孙晓云

印文:孙晓云印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生命之光·第十一届生命艺术现象学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在东京开幕

4月2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主办,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承办,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鉴真佛教学院、日本奈良国际美术研究所、亚洲太平洋艺术研究交流中心(大阪)、金美术馆(北京)联合协办的“第十一届生命艺术现象学”学术论坛暨国际艺术展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开幕。开幕式嘉宾剪彩本次展览由上...2小时前

展览 | 「她的三次方」邱琳、鞠瑶、张姗姗的作品联展开幕

2025年5月20日,北京讯 —— 一场彰显当代女性艺术家多元视角与卓越创造力的艺术盛事,于北京雪莲·亮点东四文创园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她的三次方”为题,汇聚了三位风格鲜明、理念各异的杰出女性艺术家——鞠瑶、邱琳、张姗姗,通过她们各具张力的艺术语言,共同勾勒出当代“她力量”的复调交响。展览由清华青...4小时前

“师承·心印——南京视觉艺术学院设计系书画艺术专业师生联展”在南京莫愁湖美术馆隆重开幕

2025年5月20日,“师承·心印——南京视觉艺术学院设计系书画艺术专业师生联展”在南京莫愁湖美术馆隆重开幕,南京莫愁湖公园管理处主任李军女士;南京视觉艺术学院副院长、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杨清新先生;南京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设计系主任、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王亮先生;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4小时前

浦东群众文艺殿堂再掀“当代艺术热” “Someone Like You”当代艺术展开幕

从2024年“WHO AM I”当代艺术展“我是谁”的哲学追问,到2025年“SOMEONE LIKE YOU”当代艺术展“类汝者”的情感呼唤,时隔一年,浦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再次主办当代艺术大展,以“SOMEONE LIKE YOU”为主题,完成了当代人从自我身份的追问...9小时前

云书晓意——孙晓云个人书法展

序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魂,是千年文心的流淌。一支柔毫,半砚松烟,承载的不仅是汉字的形与意,更是文人精神的延续与时代审美的映照。孙晓云先生浸淫书道数十春秋,以深厚的传统功底与独特的艺术才情,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成为传统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代表。 此次展览,汇集孙晓云先生近年来的精心之作,涵盖楷、行...2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