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守人文之本,寻根汉字之源丨“艮其背·回眸汉字”暨黄波汉字字根形意书法展在京开幕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dbcg012xsa3nwachfm.jpg

7月12日上午,北京崇德堂博物馆内,“文字、文明与书教——汉字与人文功夫的养成”学术交流会浓墨启幕,同期揭幕的“艮其背·回眸汉字”黄波汉字字根形意书法展正式开展。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崇德堂博物馆与凯博睿智教育联合主办,旨在解码汉字作为华夏文明基因的深层价值,推动人文精神在当代教育中的重生。

学术交流会上,16位跨领域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字-文明-书教”展开深度对话。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戴熙宁开宗明义:“汉字绝非简单符号,而是华夏人文精神的活态结晶。” 古汉字学者、金石甲骨学家黄波以甲骨文字形为例,剖析“直”“德”等字的哲学演进;教育专家呼吁超越表层识字,激活文化元概念的生命力;书法艺术家则现场演绎“静定-平衡-气韵”三重修养,彰显汉字书写作为心性功夫的独特价值。跨界视野尤为瞩目:历史学者与中医教授共论汉字思维对传统学术的奠基,记忆科学家解析认知模型,篆刻大师展示技艺传承,彰显汉字在多元实践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会学者倡议,将“汉字人文功夫”体系化融入教育,助新一代重拾文化根脉。

作为核心亮点,黄波字根书法展以90余幅作品系统呈现甲骨文至楷书的形意流变。黄波先生为《甲骨文字典》编撰者之一、古汉字学者、金石甲骨学家,他以“艮”为钥,取象《易经》回眸静观之意,揭示“止观”与“行止双运”的华夏智慧。他强调:“汉字是人类唯一延续至今的表意系统,承载五千年文明。”展览融合学术与艺术,设扫码溯源、七场字根讲座及篆书集训,引导公众在笔墨流转中开启贯通古今的文明对话。

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于崇德堂博物馆(朝阳区王四营观音堂398号)免费开放,诚邀观众在古老字根间寻根华夏文明,以静观滋养未来。正如《易·艮·彖传》所昭示:“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责任编辑:一凡

最新推荐

展览现场 | “光舟遂航:首届金鸡湖未来媒体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启幕

7月12日,中国首个聚焦未来媒体艺术生态的学术性展览,“光舟遂航:首届金鸡湖未来媒体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启幕。展览由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指导,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办,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承办。展览由知名策展人管怀宾、陈南汐精心策划,汇聚了来自全国十二所顶尖艺术院校的四十三件(组)前沿创作,...1天前

“艮”守人文之本,寻根汉字之源丨“艮其背·回眸汉字”暨黄波汉字字根形意书法展在京开幕

7月12日上午,北京崇德堂博物馆内,“文字、文明与书教——汉字与人文功夫的养成”学术交流会浓墨启幕,同期揭幕的“艮其背·回眸汉字”黄波汉字字根形意书法展正式开展。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崇德堂博物馆与凯博睿智教育联合主办,旨在解码汉字作为华夏文明基因的深层价值,推动人文精神...1天前

7月15日,三大展览同步“登陆”广美美术馆

20世纪30年代,战云密布、社会激荡,是中国近代史的关键篇章,亦是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与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中,艺术家们满怀救亡热忱与革新精神,于颠沛流离间坚守创作,不仅留下了丰厚的视觉遗产,更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的诸多基石。7月15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迎来了三场精彩展...1天前

160余件展品聚焦中外园林文化!苏州博物馆推出“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特展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晓安)2025年暑假期间,苏州博物馆依托苏州深厚的古典园林文化底蕴,精心策划并推出园林主题双展。现代快报记者获悉,7月15日,苏州最大规模的园林特展“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将在苏州博物馆西馆盛大开幕。展览通过160余件珍贵文物,系统呈现东西方园林文化的发展脉络,展现世界文化遗产苏州...1天前

香港文体旅局局长推介“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

“诚邀大家观展,一起推动中华文化传承”本报讯(记者 沈剑奇 童林)7月13日,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在社交平台发文,推介“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呼吁香港市民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共同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于7月11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是“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重点项目...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