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旅中国——2025草原艺术季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乌兰察布 存在动态之间

交通草原、行进火山,“艺旅中国.乌兰察布”集结的艺术家们没有准备或触景生情突发异想,变换场景变换了节奏,打破自身原本存在状态将自身拖曳出舒适区。切入立体多面的草原时空,试图在个人行动中确信自身存在,在静态或动态的信息痕迹中署名签字。

于是,短短几天时间,形式多样,内容不一的作品层出不穷,为自己也为信息快速流动中的艺术生态点燃了凌云焰火。

随机互动参与,角色变化,开放心态源自平权思维。艺术家在共创场域成为活性肽,既是独立个体又是他者作品的行为人和记录者。

这本身就是流动艺术现场的常态和事实:既是独立艺术家,同时又不得不兼顾策划、批评及媒体输出的具体事务。

艺旅中国的流动性必须突破圈层壁垒,需要内外部更积极的推行公共开放性。除个人灵性直觉的输出外“关系美学”的思维设定是重要的。借由更多生活样式改变其属性,让更多的人体验美学思想进入艺术液态。

文/吴以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跌落火山的云》/吴以强      

火山口的坡度介于 45° 到 60°,碎石嶙峋,吴以强盲目地滚落——直坠至 300 米外的火山底。边缘的人群发出撕裂般的尖叫,像风把恐惧吹得更尖。那一刻,吴以强把自己当作最后一朵云,以身体为墨,在火山陡峭的纸页上写下:“跌落,是我唯一能向上攀爬的方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羊咩》/大永、拍摄/范林维   

黑头发浓眉大眼的大永,善于思考且圆融的大男孩,尽管微笑时常堆在脸上,但那笑意像薄云,掩不住裂缝里透出的暗火。他爱把锈铁、碎玻璃、过期药片胡乱焊进画布,颜料未干,血腥味已扑鼻。那些扭曲的涂鸦色块与线条,像城市下水道的霉斑,又像童年噩梦里反复出现的指纹。他笑着解释:“我只是把白天捡到的垃圾还给黑夜。”可每一片锋利边缘都在悄悄计数:谁若靠得太近,就会被割伤。

图片

《草原一洼浅水里的云朵》/范林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朱新战《大红人》系列     

《大红人》——艺旅中国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并不是打开万卷山河,与自然共振的唯一方式。今天的艺术已经不再是审美的代名词,而更多的是以新奇的方式重新发现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给麻木的生活注入异质化的光彩。而旅行本身就是对日常生活的逃离与修复,借用别人看的麻木的景观来疗愈我们渴望惊喜的眼睛。如果让你不再只当一个上车撒尿、下车拍照的观光客,而是跟随一个以创新和颠覆性作为精神养料的艺术家,一起以创造性的方式参与到每一处景点,把自然景观、人文建筑、历史文物作为我们艺术创新的背景和互动装置,会让你感觉如何?

文/邵其兵

图片

朱学文裹胁了朱新战的《大红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是安全的》系列/李鹏波      

《我是安全的》把一句日常安慰逼成了黑色幽默:草原深处,一只橘红游泳圈被充气、摆正,像把泳池硬生生空投到陆地的裂缝。它本该托举身体随波起伏,此刻却箍住艺术家李鹏波的腰,把人钉在无水的绿浪里;安全绳在风里啪啪作响,像替心跳计数。甜腻的塑料光泽映出苍凉的云影,秩序与野性、漂浮与搁浅、庇护与囚禁在同一秒钟互换了身份。观众隔着草尖望去,仿佛看见自己也被套进某个温柔的圈套——越挣扎,越证明边界真实存在;越静止,越听见“自由”在圈里漏气的嘶嘶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罩袍下的世界》&《从甲骨文到国际文再到人类书》/张丽华      

《罩袍下的世界》--以身体为舟 渡精神之河。

《罩袍下的世界》以蓝色手工罩袍为线索,串联自然、宗教、文化场域,构建独特“身体语法”。哈达火山处,借身体与自然碰撞,探生存本质;磨子山旁,用月经印痕撕破性别规训,宣示身体本真;红旗庙中,以罩袍介入宗教仪式,寻传统与当代和解。以身体为探针,让艺术成为叩问精神的利刃。

文/铁梨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光隙星门》/翁海东团队、马皓源主创作品      

《光隙星门》可移动艺术装置是一场融合宇宙、身体与声音的多维声景实验。艺术家将宇宙尺度的十年波动压缩为可感知的声光震颤;将女性高潮心跳节拍作为生命脉冲;最终坍缩成同一频率谱系,揭示天体运行与生命律动间的同构性。通过声学媒介,构建了一个连接宏观宇宙与微观体验的感知通道。

续入选2025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公共艺术项目,《光隙星门》2.0迭代升级版8月份跟随“艺旅中国”到访内蒙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火山群。短片结尾再现了位于察哈尔鼎金游牧部落《光隙星门》蓝色光柱天空指向,从8月3日晚上20:30到隔日凌晨日出前壮阔的宇宙图景。

主创艺术家

马皓源,1993年出生于新疆,现为中央美院在读博士,过去十年持续以星际宇宙为主题,通过加工过程中废弃的陨石、宝石、钻石等粉末微粒等独特的再生材料运用,展现了他对宇宙、时间和存在的艺术及哲学思辨。他的创作仍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

独立策展人

海东哥,生于厦门鼓浪屿钢琴岛,长于武汉钢铁厂区,在厦大白城海滩完成数码思辨启蒙,后辗转于厦门,上海及杭州的金融科技丛林,曾经是中国沉船和洞穴潜水最早的开拓者之一。这种在工业硬核与海洋诗意间的游牧,塑造了其作品中的技术理性与人文温度的独特融合。“所有经历都是可交互的超文本” -这种将极限潜水生存法则(如Trimix三元混合技术潜水气体配比)转化为艺术叙事逻辑的能力,使其作品既具备科技精密性,又充满诗性隐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指针》&《行走的床.乌兰察布》/朱学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草原》/吴以强

图片

图片

《草原之门》/吴以强 /占雪飞

图片

《网》/戴桾

图片

《火山玫瑰》/姬红茹

图片

图片

 给世界的一封长调

当北京的霓虹熄去,向西 380 公里,乌兰察布正把十万颗星子撒成牧群。这里,匈奴的铁蹄曾踏碎残阳,鲜卑的琴声曾哭弯月亮,蒙古的长调把夜空唱得更高。如今,风把草原吹成绿绸,火山把黑夜熔成黑镜,而银河像一条无人认领的琴弦,等待一位位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轻轻拨响。

于是,草原开始向世界耳语:

——请把卡布尔(印度裔英国艺术家)的光栅交给风,让金属的呼吸在草浪里竖琴般回响;

——请把克里斯托弗(项目由其基金运作)的三十万只油桶交给黎明,让第一束旭日在火山口燃起火焰般的金字塔;

——请把你们的火种、声音与影子交给旷野,让每一粒尘土都能说出自己的星图。

辉腾锡勒:上帝失手洒落的绿绸,仍在寻找会缝补它的人;

乌兰哈达:地球偷偷藏起的黑色心脏,岩浆冷却,却仍在替人类保存最初的跳动。

北京向西一步,便是乌兰察布!

我们渴望在此共建一座“没有围墙的国际艺术之都”——只在风里存在,只在星光下显影。

朱学文/2025/7/22

图片

指导单位

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

乌兰察布市文联

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中国·宋庄艺术区党委


举办单位

北京恩来美术馆

宋庄艺术生活广场


活动组织

学术指导:吴以强 

运营:肖波/戴桾

策划:朱学文/侯树民/朐振龙


参加人员

廉峰  马皓源  程瑞雪  翁海东  姬红茹

朱新战  柴相杰  李鹏波  张丽华  李梓瑜

张梓烨  吴以强  朐振龙  朱学文  侯树民

占雪飞  范林维  赵阿继  戴桾  肖波

孙召永  孙润山  孙岩君

(在地艺术家)

陈强  姚文斌  胡飞  王佳丽


协办单位

上上国际美术馆

星河美术馆

龙成艺术空间

茂空间

宋客空间

艺术故事贾鹤义

《早安宋庄》

丝路文化艺术部落


支持单位

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

辉腾锡勒草原黄花沟景区

北京安易百嘉建筑装饰公司

宋庄艺术生活微报

红旗庙

鼎金部落


媒体

 /人民美术网/百度/腾讯视频/搜狐/网易/今日头条/

法律顾问:北京廉峰律师事务所 廉峰律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一凡

最新推荐

山岳有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作品联展在济南市美术馆开幕

8月12日,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作为学术支持,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承办的“山岳有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作品联展”在济南市美术馆开幕。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张望,山东省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张宜,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2小时前

他催生了中国美院的“黄金时代”,莫朴诞辰110周年大展开幕

“莫朴先生离开我们已经近30年,但他的精神始终照耀着中国美术的前行之路。当我们行走在展厅中,看到他的重要画作、经典手稿以及教育文献史,仿佛能够触摸到他精神世界的温度、厚度与高度。那些泛黄的写生本上,既有对革命岁月的记录,也有对艺术技巧的推敲,更有对教育理想的思考。这三者共同构建了莫朴先生完整的人生与...2小时前

中国美院三大展览在杭启幕 以艺术语言讲述“两山”理念

中新网杭州8月12日电(曹丹)8月12日,“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系列展”在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通过三大主题展览,以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艺术表达,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8月12日,观众在“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2小时前

许钦松创作奖全国总评选优秀作品展南海站8月16日开幕

展览海报这是速度裹挟一切的时代,当空间位移成为常态,身体与居所的频繁更迭在无数青年心中印下深刻的悬浮感。我们带着行李辗转于城市的网格间,栖身于标准化的公寓住宅,名片上的头衔不断更新,然而“家”的实感却在迁徙中变得稀薄。当“四海为家”与“无处为家”成为常态,漂泊感、孤独感与归属感的缺失油然而生……今年...1天前

心动时|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王世襄、来楚生双展观展记

夏日炎炎,最宜观展。上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宝甓斋藏来楚生先生作品展&王世襄先生主题纪念展”双展合办,虽然展期只有12天,展厅也不大,观众却不少,且好评如潮,以至于7日展览结束后,仍能在很多网络平台看到各种观展记,透露着没有错过好展的欣喜。师生合作的明式画案那张著名的明式大画案展览设在嘉德艺...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