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美术馆艺术家推介计划系列展
展览名称:万物有灵——汪楚雄油画作品展
学术顾问:杨飞云
学术主持:朱春林 常磊
总策展人:井中月
艺 术 家:汪楚雄
策 展 人:张力
艺术总监:王治平 孙志义
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主办机构:云上美术馆
开幕时间:2025年9月27日16:00
展览时间:2025年9月27日—2025年10月12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艺术新街1704号云上美术馆•陈列馆
万物有灵
——汪楚雄油画作品展
文 | 张力
在当代艺术的浩瀚星空中,汪楚雄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刻的精神探索,构建了一个连接人性与自然、现实与超验的独特世界。本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十幅代表性作品,包括《花开无声》、《对石》、《风之谷》等,旨在引领观众穿越视觉表象,深入生命本质的思考维度。
汪楚雄1973年生于北京,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后任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任课教师。他的艺术创作跨越多个领域,但其核心始终围绕着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在他看来,“世界是一剧虚相、人生是一场体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艺术创作则是触及某种本质的方式。
这种创作理念使得汪楚雄的作品超越了简单的形式美感,进入了哲学思辨的层面。他尝试通过绘画“表达出一种梦境或是神话,在不尽人意的世界和不完美的生命里传递出一种希望”。这种希望不是浅薄的乐观主义,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生命局限后的超越与释然。
本次展览聚焦的动物题材作品,尤其是以鹿为主题的作品系列,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万物的深刻共情。《花开无声》中,鹿的形象被赋予了一种超验的灵性,仿佛它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使者。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祥瑞与长寿,而在汪楚雄的笔下,它更成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引导观众思考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对石》则通过马与石头的对话,构建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空间。石头代表着永恒与不变,马象征着生命与灵动,二者并置产生的张力,暗示了生命与永恒之间的微妙关系。艺术家通过这种象征性语言,探讨了存在与时间、瞬间与永恒的主题。
在人物作品《风之谷》中,汪楚雄延续了他对人性深处的探索。这幅作品创作于2025年,展现了他近期对形式语言和精神内涵的进一步挖掘。画面中的人物既具体又抽象,既现实又超现实,仿佛是从某个古老传说中走来的使者,带着记忆与预言,邀请观众进入一个冥想的空间。汪楚雄的人物画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性,这源于他对人类处境的深刻洞察。在他看来,人类在自以为是“造物主”的傲慢中,失去了与其他生命的真正连接。他的作品试图打破这种隔阂,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与其他生命体的共情纽带。
汪楚雄的艺术语言融合了写实与表现、传统与当代的元素。他的笔触时而跳跃恣意,时而典雅庄重,根据主题需要灵活变换。在有些作品中,他采用“噪点”般的笔触表现情感的涌动;而在另一些作品中,他又展现出古典写实的功力,对繁简处理有着精准的把握。这种形式上的多样性统一于共同的精神追求:去除各种历史时刻中的人性枷锁,还原人最本真的状态。在他的画作中,人物常常被剥离了具体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属性,成为更普遍意义上的人的象征。
本次展览以“万物有灵”为主题,旨在展现汪楚雄艺术中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展览标题取自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万物有灵观”,强调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精神联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下,这一主题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部分参展作品:
觅香Feel potpourris 布面油画 150×100cm 2016年
礼物Gift 布面油画 150×100cm 2017年
风之谷 布面油画 150×100cm 2020年
花开无声之一 布面油画 120×200cm 2020年
对石 布面油画 120×200cm 2025年
艺术家 汪楚雄
1973年,生于北京;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获文学学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任课教师,作品被中国、日本、法国等十余国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同时,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
策展人 张力
“举力艺术”创始人,研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担任北京晋商博物馆执行馆长,策划艺术展览活动上百场,曾策划“诗意的栖居——朱春林油画作品展”,“欢乐家园——谢东明油画作品展”等。与嘉德拍卖、保利拍卖、荣宝斋、十竹斋合作,共同推广优秀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