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9月30日至12月30日,“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故宫博物院从195万余件馆藏中精选出的200件(套)文物,按照“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永恒魅力。
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平时难得一见的国宝级“压箱底”文物。
《清明上河图》全卷展出,堪称全场最吸睛的展品。
二十五宝玺,乾隆皇帝厘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罕见集体亮相。
《五牛图》,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曾被八国联军劫出国外。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下达指示,从香港拍回。
《伯远帖》,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书法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三希帖”,后二者皆为摹本,唯有《伯远帖》是真迹。
莲鹤方壶,青铜时代的绝唱,中原晋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
田黄三联印,备受“盖章狂人”乾隆青睐的一枚小玺,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时带走该印,随身不离。
青玉寿面纹璧,直径近40厘米,是汉代最大的玉璧之一。
宝贝还有很多,这里需要提醒的是:
1.展览免费,但需提前购买故宫门票并预约此展览;
2.只能先看第一、三展厅,再看第二展厅,且是单行路线,不可二次重看;
3.部分文物展示时间短暂,去之前一定看好日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肖雷 王子杰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北京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等
责任编辑: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