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逢 2017
曲幽回 2017
梦想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人民美术网》编者按语:
看了一雯的摄影作品,我的眼前一亮。这是一组当代建筑,却笼罩在一片被风尘剥蚀的图景况味里,迷离虚幻情境营造的影像,厚重着时光记忆。这是一组创作理念在前,内在寓意和思想性先行的嘉构。
作者走出了表像的记叙,进入岁月的机理中来生发和深化主题,进入禅境哲思揭示世间浮生的因果规律,为作品插上了联想的翅膀。现转发在这里,以飨读者。
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有过多次隔时空的交流,有一番话使我的感受颇深,她说:
“虽然可能思考没那么成熟,我希望如果有读者看到我的照片和文字,能对他们的自身有一些哲学的思考和对自己生活的联想,因为我觉得,每一幅作品,无论是摄影还是其他作品,创作者跟观众之间会存在思考的差异,我的故事,其实不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因为内核是偏于悲情的。
“文中最后那段话里包含了中西方,和佛道两家的哲学思考,这句话是“未完待续”,是一句中性句,浮生亦梦,生活与梦,虚与实之间其实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划分,虽然一切皆会成为虚无,但是人生是自己的,何必去在意虚实,梦想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可能有人看到这句话会消极,但也可能有人看到这句话会想去更精彩的生活,觉得人生一场,不要给自己留遗憾,也有可能有人看到这句话,可以帮他想通当下让他产生执念的一件事,所以最后那句话,我希望可以跟观者产生一种思考的链接。我希望我创作的,或者未来创作的,是生动的,没有限制定义的,是相对可以让观者记住,且去反复思考的。”
从话中看出,作者一切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却是深深镶嵌在作品中,来供读者品味。
是的,人生入幻如化,短暂如朝露,但是如果体悟到“无生”的道理,超越时间的限制,生命就能在无尽的空间中不断的绵延扩展。
同时,作者引用的偈语意在告诉人们,只要认识人生的自然规律,就能够去留无意,平静对待人生的变化。但也不要太消沉了,人生还是美好的,因此还是要高高兴兴地度过每一天。
李人毅2025年10月
十里洋场 2018
须臾流光 2020
浮生亦梦·像随心生
文/方一雯
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自我表达,一种对我的梦境、想象、情绪、回忆,我的故事的阐述。
这几张照片的风格,灵感来源于八年前偶然间在网上看到的白居易晚年与高僧鸟窠禅师(俗名道林禅师)的禅宗对话。
檐声滴碎 2017
蓬山 2020
白居易问偈: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鸟窠禅师答诗: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阖家欢 2017
定格·沪上旧事 2018
这些照片来自于交织的记忆,来自于百年江南老宅,夹杂着从长辈那里听到的上海滩旧事,也来源于我的想象。
我曾认为,摄影该是真实的记录,也对自己毫无固定形式,随心的表达产生过自我怀疑,但现在的我却有了不同的思考。眼中世界,皆由内心,摄影不该有局限,虽然它是在方寸镜头下的画面定格,但它是一种让创作者表达个性的创作形式,是一种自由的艺术。
参商·沪上旧事 2018
烟雨熙攘·沪上旧事 2018
浮生亦梦,繁华一时,落幕皆为空。一切生于无,终于无,何必在意其虚实,存在既是真。
艺术简介
方一雯近影
方一雯,女,浙江宁波人,受父亲影响,从13岁开始接触摄影。因喜欢看哲学相关的书籍、浅研一些古建筑等,将其形成的哲思融入摄影创作,对艺术具有独特视野且具鲜明个性。在2017年,受当时的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Larys Frogier)的启蒙,开始坚定自己的摄影创作艺术风格,走上探索之路。
抉择·沪上旧事 2018
流逝·沪上旧事 2018
离散·沪上旧事 2019
相望·沪上旧事 2019
伫立·沪上旧事 2019
梦萦绕·沪上旧事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