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里诗魂:李白《长干行》书法长卷考赏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去年楓叶紅时,我有幸赴日本重要收藏家处,对传为李白真迹的《长干行》书法长卷进行了鉴赏。

当这幅千年珍品徐徐展开时,在场几位业內同好都被震驚了。此作以其恢弘的气象与精湛的笔墨,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与现存公认的李白《上阳台帖》相比,此卷以完整的诗篇为载体,将李白的诗才与书艺完美融合,堪称诗书合璧的典范之作。

经细致比对与深入探讨,众人一致认为,此卷在笔墨精神与内在气韵上与李白真迹《上阳台帖》血脉相通。虽二者形貌各异,然用笔之起落转折、章法之疏密呼应,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上阳台帖》以简净见长,浓墨重笔;而此《长干行》长卷则以飘逸取胜,如行云流水。其字字大小错落,疏密有致,行气贯通如江河奔涌,章法布局一气呵成,将诗中之婉转情思与书法之流动气韵完美融合,展现出李白书法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真谛。

一、笔墨精粹:诗书合璧的巅峰之作

此卷最令人叹服之处,在于其将诗歌意境与书法技艺完美融合的艺术成就。全篇以行草相间为主,笔法收放自如,既见盛唐豪迈,又显文人雅致。起笔如江河奔涌,转折处似山涧回环,将《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的纯真与"直至长风沙"的决绝,通过笔墨的浓淡枯润表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品在章法布局上的匠心独运。"苔深不能扫"的沉郁与"落叶秋风早"的萧瑟,通过墨色的层次变化与笔法的节奏转换,形成了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共鸣。这种以书传情、以墨写意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书法的高超造诣。

二、流传有序:千年文脉的实物见证

此卷的流传经历,堪称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史诗。根据卷上题跋与钤印考证,作品历经宋元明清四代传承,先后被周密、赵佶、文徵明等历代大家珍藏,后又远渡重洋,被法国威尔顿斯坦家族和日本收藏家相继收藏。

卷上百余枚鉴藏印记,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流传谱系。

从宋代宫廷的徽宗"御书",到元代"天历之宝",明朝“大明皇帝之宝”,再到清朝康熙皇帝“敬天勤民之宝”,雍正皇帝“雍正御览之宝”,乾隆皇帝“广运之宝”等三朝皇帝的钤印,其中乾隆皇帝的章多达70多枚,包括"石渠宝笈",“秘殿新编”“十全老人”等,每一方印章都是历史的见证,不仅印证了作品的真实性,更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价值卓越: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经过专家组系统鉴定,此卷在多个维度展现出非凡价值:

在艺术层面,作品将诗歌的文学性与书法的艺术性完美结合,代表了盛唐书艺的最高境界;在历史层面,清晰的流传脉络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史的重要标本;在文化层面,跨越国界的流传经历,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例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此作在材质检测、笔墨分析、风格比对等方面均符合唐代特征,经专家组一致认定,确系李白真迹无疑。其发现与研究,不仅填补了李白书法研究的空白,更为盛唐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幅《长干行》长卷,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它让我们透过千年时光,亲眼见证盛唐风雅,亲身感受中华文脉的生生不息。这件承载着历史与文明的艺术瑰宝,必将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材质与技法检测

绢本结构,绢丝符合盛唐粗纹绢的织造特征,未见现代化学染整痕迹。

2.墨料分析:墨样为松烟墨,含少量朱砂,成分与唐代宫廷用墨记载相符。

3.装裱风格:清乾隆时期修复装裱特征明显,绫边素净,包首规整。

四、题跋与书迹比对

卷内题跋六则,署名包括乾隆,趙佶、祝允明、文徵明、王鉴等题跋:笔迹与上海博物馆、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墨迹比對,相似度极高;

•墨色与绢本老化:一致性良好,排除后加可能。

五、综合评估与结论

综合物理检测、书法风格比对、印鉴溯源及题跋考证,专家组认为此《长干行》书法长卷具备唐代真迹的核心特征。其艺术价值、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兼具,反映了李白“诗书一体”的创作理念,对研究盛唐文学与书法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此卷之意义,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其作为中日文化交流与文物传承的历史见证。

(先 鸣   首发于《日本星河阁文物研究集刊》)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博物馆如何加速成长?

原标题:博物馆如何加速成长(感知文化里的中国)游客在甘肃敦煌市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内的文创店选购文创产品。张晓亮摄(影像中国)江苏南通博物苑景色。翟伟凯摄游客在山西太原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参观。韩晓青摄数据来源:国家文物局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不少游客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各...1天前

百变喀秋莎的两栖艺术受青睐——写意西安百变喀秋莎(李鹏英)的艺术人生

陕西,西安。当第一缕晨光爬上大雁塔的飞檐,喀秋莎的笔尖已蘸饱了灞桥的雾气。宣纸是未拆封的月光,胸怀大志,笔韵山河的喀秋莎,以秦岭为尺,丈量青绿与留白的距离——那些山峦在绢帛上苏醒,像被驯服的野马,鬃毛间藏着《千里江山图》的密码。喀秋莎,是你,让枯墨生出虬枝,让淡彩洇成云海,而你的影子始终站在画外,成...1天前

书画艺术家余剑宇:用画笔传承文化 用爱心传递温暖

近日,书画艺术家余剑宇的作品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画作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余剑宇,祖籍四川,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四川省川南一个风景优美、山清水秀的山村。那里东临张大千故乡、西邻郭沫若家乡、北边是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南边是抗战时期迁来的几所高等...1天前

墨里诗魂:李白《长干行》书法长卷考赏

去年楓叶紅时,我有幸赴日本重要收藏家处,对传为李白真迹的《长干行》书法长卷进行了鉴赏。当这幅千年珍品徐徐展开时,在场几位业內同好都被震驚了。此作以其恢弘的气象与精湛的笔墨,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与现存公认的李白《上阳台帖》相比,此卷以完整的诗篇为载体,将李白的诗才与书艺完美融合,堪称诗书合璧的...2天前

《国之瑰宝》非遗文化传承代言人——杨卫凡

在岁月长河的奔涌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星辰,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密码。它们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口传心授的技艺瑰宝,更是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然而,在现代文明的浪潮冲击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与消逝的危机。——国之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家”,以坚定的文化使命感,化身传统文...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