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支持
《人民日报》《中国网》《中国新闻网》
《中华网》《长江网》《朝闻天下》《中国文艺新闻网 》
《人民美术网》《艺术中国》《美术大观》
前言
在中国艺术的长河中,齐派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今日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走进齐良迟先生的书画世界,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巡礼,更是一场与传统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栖居。齐良迟先生作为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第四子,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在继承齐派艺术精髓的同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齐良迟先生的艺术创作,深得白石老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真谛。在他的笔下,物象既忠于自然之本真,又超越形似之局限,达到了形神兼备、意趣天成的艺术境界。先生常言:"作画贵在写心,不在描形。"这种艺术观念使得他的作品既保持了齐派艺术特有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情趣,又注入了文人画的雅致与哲思,形成了雅俗共赏、意蕴深远的独特风格。
在艺术传承方面,齐良迟先生始终秉持"学古而不泥古"的理念。他深入研习历代名家精髓,从石涛、八大到吴昌硕,广泛汲取营养,但又绝不囿于某家某派。先生认为:"传统是流,不是源;创新是舟,不是岸。"这种辩证的艺术观使得他的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的厚度,又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实现了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
齐良迟先生的艺术人生,可谓是与笔墨为伴、以艺术修心的过程。他淡泊名利,潜心艺事,将书画创作视为生命的修行。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体味到现代人文的精神关怀;既能欣赏到精湛的笔墨技巧,又能领悟到深邃的人生智慧。
他的作品折射出中国文人艺术中一个深层的文化心理:艺术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生命的修行与精神的寄托。通过笔墨的挥洒,艺术家实现着对平安的祈愿、对贵寿的祝祷,也将个体的情感升华为民族的集体记忆。这种创作实践,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宇宙的永恒规律相融合,使艺术成为连接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的桥梁。
让我们放慢脚步,静心品味这一幅幅精心之作,在笔墨丹青间感受齐良迟先生的艺术魅力,在点画勾勒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愿这次展览能够成为观者与艺术之间的一座桥梁,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美与智慧的精神世界,共同感受艺术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启迪。
京津画派——齐良迟
齐良迟(1921年—2003年),字子长,静风堂、补读斋为其斋号,1921年生于湖南湘潭,著名画家,系齐白石第四子。十岁起在其父指导下学习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二十四岁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继而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后遵周恩来嘱托,辞职专门侍奉白石老人并研习“齐派”绘画艺术。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后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去世前为北京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湘潭齐白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鉴定研究室顾问、委员。擅长花鸟画。出版有《怎样画虾》、《怎样画螃蟹》。
齐良迟和齐白石老照片
齐良迟照顾齐白石起居
10岁开始,他便在父亲的教诲下,学习中国画的传统技法。
16岁的齐良迟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齐派大写意花卉时,就出手不凡。20岁的齐良迟考入辅仁大学美术系,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辅仁大学。
齐良迟与他儿子
30岁的齐良迟曾拜近代语言学大师黎锦熙先生学习平仄,先后学了有关诗韵、词韵及词谱等方面的知识。齐良迟是当代著名的花卉画家,但他并不只是专攻花卉,举凡风景、静物、肖像等等,无不喜爱,无所不能。
齐良迟在作画
齐良迟的许多油画静物,如芍药、月季、绣球等,与后来创作的许多彩墨花卉,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齐良迟以深厚的西画根底转攻国画,其特点是以没骨点垛作装饰性构图,用笔沉静,力量、速度大体平均,其韵律主要依靠物象不同的色彩、形状的组合而获得体现,而少有轻重疾徐、顿挫转折的节奏变化。
《齐良迟花鸟画集》
齐良迟画花叶缤纷烂漫,而格调文静娟秀,为传统画法中所未见,又能为雅俗所共赏,洵艺苑之奇葩、玉台之清品,尤以小幅更为精到。齐良迟的水彩作品色调明快,风格隽永,对于将中国水墨的意境融入西方绘画传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画坛享有盛誉。
齐良迟先生(左)在创作,右为本文作者,摄于1993年
齐良迟在诗、书、画、印等方面成就显著。其诗词言情言志,语意深长;其书法气势不凡,柔中有刚;其画作笔墨精妙,美不胜收;其篆刻奇崛多姿,健劲有力。
作品欣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齐良迟 《<春晓>孟浩然》
水墨纸本
尺寸:84×28cm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齐良迟 《紫藤》
设色纸本
尺寸:97×36cm
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
寂寂青阴里,幽人举步迟。
殷勤念此径,我去复来谁。
齐良迟 《双寿》
设色纸本
尺寸:122×54cm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齐良迟 《多寿》
设色纸本
尺寸:123×71cm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齐良迟 《延年酒熟》
设色纸本
尺寸:137×42cm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齐良迟 《益寿白头》
设色纸本
尺寸:142×44cm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齐良迟 《藤花》
设色纸本
尺寸:141×73cm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齐良迟 《益寿》
设色纸本
尺寸:120×52cm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齐良迟 《秋声秋色秋香》
设色纸本
尺寸:115×74cm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齐良迟 《秋菊》
设色纸本
尺寸:57×2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