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美术展会替代线下美术展么?(组图)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 Vive

随着疫情在国际上持续蔓延,实体美术机构大面积关闭,艺博会、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纷纷推出了线上虚拟展览,国内多家艺术院校也推出了毕业生线上展览。

一方面,这是艺术机构的无奈之举,毕竟线下的展厅无法对外开放,推出线上展览可以延续机构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这些举措也助推了线上空间的开拓和发展。由于过去艺术展览紧密依附于实体空间,艺术展的线上空间呈现和电子商务发展并没有站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列。而这波倒逼线上空间的浪潮同时暴露了当下艺术线上空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潜力。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目前的线上展览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静态网页展示和三维虚拟展览。大部分艺博会的展览都是第一种模式,第二种虚拟展览則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基于现场实景拍摄的谷歌艺术博物馆,目前通过谷歌艺术博物馆已经可以看到多家世界著名博物馆的高清原作图像。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各种虚拟技术不断进化升级,包括二维化虚拟空间、纯虚拟空间(VR)、增强现实(AR)等各种技术应用。

体验感差是线上展览的普遍问题

但即使如此,很多业内人士对线上展览的体验感颇有微词。

据策展人廖廖看来,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中的销售数字固然好看,但多是顶级画廊和蓝筹画廊的销售业绩,他们本身都有稳定的藏家,线上展并非是促进藏家购买作品的动力。而从实际体验感上来看, 目前的虚拟艺术空间的体验感较差。

他认为,传统线下展览中的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与实体展示空间的关系都被消解,这些本是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很难感受展览的魅力。即使谷歌开创的三维虚拟效果展,也只模仿美术馆物理空间效果,线上的空间体验感与真实美术馆相比必然大打折扣。

©谷歌艺术博物馆

目前的线上展只是线下展览的简单复制,线上展览难以呈现艺术品本身丰富细腻的质感,立体的展品被压缩为图片排列在线上展览中,而图片所能传达的作品信息非常有限。

即使谷歌艺术博物馆宣扬的高像素作品图,艺术批评家高远也认为“网上的高清大图和看画册没什么区别,代替不了观看原作,线上展览只能是线下展览的补充。”

另外从使用体验角度来看,虚拟展厅需要按键或手指的配合,对于不熟悉电子设备的观众,上手操作无疑很麻烦。而体验更为真实的虚拟展览則要借助特制的眼镜和其他辅助设备,这样更加大了观众的成本负担。   

中央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跨地域、交互性和电子商务是线上展览的突出优势

但在一片质疑声中,线上展览的优势也是难以替代的。观看只是展览的最表层环节,展览筹划、作品物流、作品陈设、导引解读、专家评论、观众互动,作品及衍生品销售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

举办各地或国际性线下展览,现实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不仅要与多家美术馆机构进行艰苦的谈判,作品的运输、保险和场地的租金都是巨大的成本负担。传统线上展览的内容受制于地域和组织者人脉的局限。

《疫•镜》国际抗疫影像纪实云展集27个国家摄影师200余张摄影作品 ©中国网

虚拟空间具有超时空跨地域性,线上展具有先天的低成本、实时性、覆盖面大等优势,策展人对于展览的选题范围得到极大的延展,进行跨地域、族群、国际性策展都成为可能。对于展览内容和主题都将会有很大的突破。

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观看异地实体展览是非常不现实的,而线上展览则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同时,展览的学术性讨论也可以充分在线上展览中充分呈现。策展人、艺术家的对展览和作品的解读和对谈都可以通过连线直播、音频和视频的方式在线上展览中得以展现。这对于迫切想了解艺术作品相关知识、艺术家创作构思等较为专业的观众来说也是非常便利,这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很好窗口。

同时,在销售环节方面,美术爱好者可以通过作品的链接的电子销售,购买作品的复制品、衍生品和画材、书籍。藏家来说也可以通过在线展览中发现稀缺的收藏作品。

清华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展 ©清华美术学院

线上展览孕育着新的潜能

对于展览呈现形式上来看,目前线上展览的窘境和照搬线下展览的呈现模式有关,实际上网络丰富的技术完全可以使艺术作品有更丰富有趣的展现方式和公众参与方式。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适于线上平台展示的影像艺术和其他电子艺术作品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其他传统艺术作品的展览需要更多富于想象力的艺术家、策展人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挖掘出线上展览的更多可能性。

©Cryptovoxels

目前各种虚拟展览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据策展人廖廖介绍,融合区块链加密技术和三维技术的Cryptovoxels网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虚拟社区,在这里用户可以购买地皮,创建画廊空间、拍卖会、沙龙、聊天室。这里的艺术家被称为CryptoArtist,他们把作品发行在区块链上永久储存,公开交易,由于没有艺术中介的佣金压榨,同时通过增加发行量等方式降低价格,可以让大众都能参与到艺术收藏之中来。

蒙娜丽莎虚拟展 © Vive

据VR之家消息,2019年,HTC Vive Arts为卢浮宫提供了《蒙娜丽莎》VR体验的技术支持。在达芬奇的虚拟世界里,观众们会乘坐达芬奇所画的滑翔翼飞机飞过一个山谷和锯齿状的山丘,与蒙娜丽莎做亲密的对话。包括蒙娜丽莎和周围环境的视觉细节——从她的头发到柔软的波天鹅绒衣服,再到16世纪的佛罗伦萨建筑的粘土瓦片。

巴黎博物馆官员认为卢浮宫的实验将打开博物馆”一个新的公共领域,也许某些观众对艺术品不感兴趣,但对虚拟体验感兴趣。”

莫迪里阿尼虚拟展 © Vive

该公司还为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莫奈之旅和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的VR展提供了技术助力。策展人用历史研究的角度重新描绘了1919年莫迪利亚尼在巴黎工作室内部环境,从桌子上微燃的香烟到从屋顶漏出的雨水滴落到水桶里,细节栩栩如生。

综上所述,线上展览尤其是虚拟展览如果能正视到自身的局限,充分发挥网络最新技术,挖掘观众潜在的观展心理,即使疫情结束,线上展览也仍然有持续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苒若

最新推荐

唐宋墨韵——田伯平、宋伯军书法展在燕京书画社精彩亮相

墨香四溢,情满双节。金秋墨韵润燕京,兄弟书家展风华。金风玉露相逢时,笔墨春秋写华章。乙巳深秋,当月光与国旗交相辉映,“唐宋墨韵——田伯平、宋伯军书法展”在燕京书画社徐徐展开一幅流动的千年文脉。这既是一场笔墨与心灵的邂逅,更是一次传统与当代的深情对话大幕开启前,全场身影如一株株挺立的青松。宋伯军亲自指...13小时前

第十四届长城艺术沙龙在北京隆重举行

2025年10月2日,“长城赋 诗词朗诵会”暨第十四届长城艺术沙龙贺国庆迎中秋雅集在北京温都水城·康熙行宫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董耀会长城文化工作室、北京艺术天成书画院主办,长城传承人文化艺术研究会、艺海心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宏福集团温都水城·康熙行宫、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3小时前

双节夜游中国美术馆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中国美术馆内外均排起了长队。“贵在意·致敬经典——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苏轼珍稀传世画作《潇湘竹石图》等吸引不少观众打卡。贵在意·致敬经典——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展厅入口。为此,馆方特别推出夜场参观,将开放时间延长至20:00(19:30停止入馆),并在每日17:00—20:00...16小时前

黄建南艺术馆落户万绿湖 文旅融合再添新地标

2025 年 10 月 4 日上午,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河源万绿湖畔氛围热烈,万绿湖黄建南艺术馆开馆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万绿湖黄建南艺术馆由广东万绿湖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黄建南工作室文化(深圳)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是一处融合艺术、生态与文化的崭新地标。此次开馆仪式聚集了国内艺术界嘉宾、各级领导及媒体...16小时前

舒同书法作品展暨座谈会、课题成果展在人民日报社隆重举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舒同先生诞辰120周年,2025年9月23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讲好革命英雄故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舒同书法作品展暨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隆重举行。舒同书法作品展暨座谈会合影留念。刘后柱摄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