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雕刻艺术创始人,这是国画艺术+雕刻艺术+原石艺术的完美融合(组图)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最近在某音平台,由湘西书画名人——玉竹山人首创的沅水竹石雕刻艺术作品风头正盛,其直播间可谓是一石难求。

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让网友们如何趋之若鹜,笔者特意“卧底”玉竹山人直播间,一探究竟。

经过几天的“卧底”,笔者发信,原来这竹石雕刻是玉竹山人首创,雕刻原材料也是大有来头。

玉竹山人 竹石雕刻作品

玉竹山人 竹石雕刻作品

玉竹山人 竹石雕刻作品

玉竹山人 竹石雕刻作品

玉竹山人 竹石雕刻作品

据玉竹山人介绍,其竹石雕刻所用到的原料石均来自怀化市安江沅水流域的一种河滩石,该石头表皮微黄,破皮之后内部微微玉化,呈现出青灰色。正是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内外色差,才成为了玉竹山人创作的选择。看到成品,不竟感叹,玉竹山人创作的竹石雕刻可谓是国画艺术+雕刻艺术+原石艺术的完美融合。

沅水石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高庙文化时期,距今七千多年历史。高庙文化的发现,在考古界引起轰动。其中的古制玉器是我国讫今发现最早的玉器,令今人深感惊诧与折服。上古7千年时期,高庙古人加工的古玉器,其玉来源后被证实为来自沅水流域的安江。而今,安江玉石产业发展顺速,所产之玉精美,其极具怀化玉石的代表性。但由于近年来受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经营企业经营之道欠佳,颇有被市场遗忘的迹象,难怪有人感叹,玉竹山人创作的竹石雕刻艺术品可能会拯救沅水石行业,让沅水石文化得以延续。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荔枝“针法保鲜术”:融入屏风挂饰等产品,广绣里有珍果踪迹

编者按:千百年来,荔枝成为岭南经典文化符号,为岭南乃至中国的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荔”量。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广东荔枝的全球口碑》专题报道,深入探寻荔枝如何借助不同载体跨越时空、出海传播,满足世界对东方、对中国的好奇与想象,又怎样在当下“甜”出新高度。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一座广绣屏风中...6天前

上铁文创亮相国际铁路装备展

7月8日至10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铁路文创品牌——上铁旅友的系列文创产品再次亮相国家级展会平台,成为现场铁路文创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量现场观众的驻足和购买。上铁文创品牌—上铁旅友自创建之日起,秉承“挖掘铁路元素、讲好铁路故事...9天前

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丹青妙笔绘就新时代山海华章

从百人队伍的基础架构到三百余名会员的人才矩阵,不断壮大的汕尾市美术家队伍正在用手中画笔绘就新时代汕尾美术宏图。近年来,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下简称“汕尾美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推动汕尾美术事业发展、促进艺术交流创新为己任,不断开拓,砥砺前行。几年来,汕尾美协在创作展览、队伍建设、交流服务...9天前

穿越时空的辉煌 中国大唐营造之美点亮大阪世博会

7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中国艺术推广计划第三季《大唐营造》数字特展日文版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该数字特展围绕唐代木构营造之美,以数字交互形式呈现建筑背后的盛唐美学,旨在为全球观众打开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新窗口。唐代建筑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发展的高峰,对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产生了深...13天前

口述南怀瑾丨赵乐强:南先生是我生命中的燃灯塔

编者按《万里无云万里天——口述南怀瑾》是温州南怀瑾人文公益基金会、温州南怀瑾书院编辑出版的首部有关南怀瑾先生的口述史。本书通过三十余位南师亲友、学生弟子口述实录,展示了南师的家国情怀、大师风范。本书于2022年纪念南怀瑾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出版。应广大读者要求,在温州南怀瑾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逐篇刊...1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