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等文物长期被占 段祺瑞执政府未幸免(组图)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作者:rd,

昨日,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主体建筑灰1楼部分结构破败。 

 
昨日,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主体建筑灰1楼部分结构破败。

新京报讯目前北京十余处王府中除恭王府对外开放外,段祺瑞执政府、孚王府等其余王府都不同程度被机关单位、用户等长期占用。昨天,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表示,在此次北京两会上,他将针对文物被占用问题进行呼吁,希望政府每年列一两个项目,由易到难,逐步将被占文物进行腾退。

建国初期就已占用

京城的王府约有四五十个,有十余处被确定为文保单位。孔繁峙介绍,除恭王府对外开放外,其余属于文保单位的王府,一直被机关单位、居民占用,公众难以参观。其中就包括:段祺瑞执政府、孚王府、庆王府、淳亲王府等,基本都位于东西城。

“实事求是地讲,一开始各部委单位占用这些文物单位,其实对文物也起到了保护作用。”他表示,建国初期,各部委成立后没有办公地点,为了不扰民,一些部委选择在文物单位或寺庙办公。

但随着时代发展,文物内的办公条件跟不上现代化办公要求,此外一些王府周边还有居民居住,这些都给文物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文物建筑灰2楼外堆满居民的杂物。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文物建筑灰2楼外堆满居民的杂物。

应由易到难逐步腾退

为何这些被占王府迟迟未被腾退?孔繁峙表示,这些被占王府大多是在建国初期就被占用,而北京文物保护单位是在1958年才开始认定。孔繁峙认为,一直未能腾退,主要还是因为涉及中央一个大的投资问题,以及搬迁代价太高等原因。

孔繁峙表示,他准备呼吁政府部门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先腾退一些解决起来比较容易、住户少、靠近城中心的文物单位,“这样逐年解决,慢慢旧城里被占用的文物单位情况就会解决。”他希望,政府部门能针对被占用文物单位一年列一两个项目进行推进。

 

探访

段祺瑞执政府

“没人愿看这么好的文物被糟蹋”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在2004年还被列为市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2005年1月,媒体报道,北京消除文物古建安全隐患和腾退工作全面启动,段祺瑞执政府有望在当年实现腾退。但“腾退”至今已喊了快10年,却是“总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新京报讯张自忠路3号的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大门外虽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的石碑和标牌,但门口设有保安岗哨,并有牌子写着“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

主体建筑搭起脚手架

门口保安说,院子分主院和东院。主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老校区,人大清史研究所在内办公,其余建筑多为人大教职工的宿舍和家属楼;东院是社科院的几个国际区域研究所。

走入大门,主体建筑中部已用蓝色挡板围起来,内部搭起脚手架,支撑着建筑物外延出的门廊,顶部钟塔上只见正面一个歪斜的表盘,却不见指针。建筑最西部墙上悬着“灰1”标牌,居民称,“灰1、2、3、4”是主院内的四座楼。

灰1左侧挂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牌子的屋子,大门已落锁。保安称,清史所每周中有两天来人上班。右侧一间屋子里,五六名老人正在打麻将,他们称,这是老校区的活动中心。

 

里面的住户都愿意搬走

“灰1”后的“灰2、灰3、灰4”,是三座两层的筒子楼。有居民称,这里是人大教职工的宿舍。

灰2楼前堆放着花盆、建筑垃圾等杂物,楼内沿过道一侧内堆着木家具、纸箱等杂物,另一侧是灶台,楼道最窄处只能容两人并排走过,楼内也难见一个灭火器。一位正在做饭的居民说,这是学校的房子,自己是人大教职工,已住了20多年。

灰3、灰4也大致如此。这些筒子楼外侧,本是一圈走廊,但已有部分走廊外侧砌起了墙,并在墙上安装塑钢推拉窗。灰4楼中部外延部分,用钢管支撑着,上到二楼的木质楼梯吱吱作响,在用钢管支撑的部位,水泥制地板已向下塌陷,地上一块木板下面,露出个大洞。

一位住在这里的人大教职工称,这几幢筒子楼几乎都住满了,家家在楼道都有煤气罐,还堆着不少杂物,“有些地方都塌了,这些钢架是新比划上去的,瞎糊弄,不是按原来的方法修的,里面的住户都愿意搬走,没人愿意看着这么好的文物被糟蹋。”

居民楼暂无修缮计划

昨日下午,人大老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黄粤涛称,人大方面有修缮灰1楼的计划,已和文物部门有过沟通,但尚无具体时间表,预计在今年四五月份动工。他称,楼内已基本清空,活动中心和清史研究所随时可以腾空。

对于灰1楼中部搭起的围挡和脚手架,黄粤涛说是为防止冬天建筑的雨棚被大雪压塌,“它已经等不到修了,现在是给它做了一简单的支撑处理。”他表示,灰2、灰3、灰4也是文物,但因情况复杂,现在还无修缮计划。

 

寿皇殿修复待定

今年北京“两会”,孔繁峙等20余位委员将联名提交“关于加快解决景山寿皇殿文物建筑群的占用搬迁、整治修复和对外开放问题”的建议。

之前市少年宫占用的寿皇殿是明清两代皇家专用建筑,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因社会占用而未能向社会开放的国家级建筑。在市民和政协委员多年呼吁下,市政府早在2001年起即在龙潭湖景区为少年宫建设新馆,2013年10月启动搬迁工作,去年12月底,古建部分已交景山公园。

孔繁峙表示,目前景山寿皇殿的占用搬迁、整治修复和对外开放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亟须解决。

首先,地处龙潭湖的少年宫新址因缺少体育运动场地,致使少年宫不能从景山内全部搬迁。另外,腾退后的文物建筑需进行较大规模的整治修复(拆除解放后添加的现代建筑和恢复部分已缺失的历史建筑)等工程,具体的保护修复实施方案还未制定。同时,修复后的寿皇殿建筑群如何展示和深入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其使用方式及详细方案目前还未确定。

委员们建议,市文物局及时制定寿皇殿建筑群的整治、恢复修缮的总体方案,及时列入计划,争取2014年实施修复工程。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杜丁赵力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黄月

最新推荐

霓虹与森——吴陈婷个展在盛世龙成艺术空间(Arpply Gallery)开幕


展览现场2025 年 7 月 19 日,由人民美术网书画院、龙城国际联合主办的 “霓虹与森 —— 吴陈婷个展” 在盛世龙成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亮点纷呈,不仅集中呈现了人民美术网书画院副院长、青年女艺术家吴陈婷的 60 余幅油画与丙烯作品,还展示了由槐笙非遗工作室主理人陈晓漪、崔雨轩运用非遗绒花...2天前

陈鹏•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

序言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破界...23小时前

“鸟语花香——蒋艳篱中国花鸟画作品香港展”在港举办

7月18日下午,“鸟语花香——蒋艳篱中国花鸟画作品香港展”在艺术香港展厅揭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香港湖南工商协进会、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艺术香港承办,汇集湖南画家蒋艳篱30幅力作,展现中国花鸟画的当代革新。开幕式云集湘港两地嘉宾,包括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首席会长林广兆,香港新...1天前

U Space艺术空间开馆展“假面狂欢—— U次元开箱派对”7月19日在北京启幕

海报北京五道口,这片被注入无限活力的“宇宙中心”街区,迎来了一位充满奇思妙想的新成员——U Space!我们不是冰冷的白盒子,而是一个热气腾腾的“艺文培养皿与文化能量场”。在这里,当代艺术是酵母,科技、潮流与青年社群是养分,共同发酵出令人惊喜的文化新物种!2025年7月19日-9月15日期间,作为U...2天前

展览回顾 |“从‘跨界’走向‘重生’——悬浮在空间中的解压层”展览圆满举办

7月19日,在林语堂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从“跨界”走向“重生”——悬浮在空间中的解压层》展览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林语堂故居文化园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西安美术学院、平和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平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室内装饰协会、西安市美术家协会、陕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艺术疗愈专业委员会...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