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 寿山石雕(组图)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尹钊,徐文楷

这组清晚期八仙石雕,石种为寿山石中的老岭石,石雕的高度在20-26厘米之间,八位神仙妙趣横生,人物表情刻画得出神入化,可谓历代石雕作品佳作之一。现将八件作品及其文化内涵分别简介如下:

图1为铁拐李

图1为铁拐李

图1为铁拐李及其法宝铁拐和葫芦。在《东游记》里,铁拐李过海的时候所用的工具是铁拐,这铁拐就是他当年附尸于饿殍后所倚紫色拐杖。而在与龙王大战烧海时,他又使用了火葫芦。“葫芦岂只存五福”,在八仙文化里,葫芦里还装有灵丹妙药以解救众生的疾病。 

图2为汉钟离

图2为汉钟离

图2为汉钟离及其法宝小扇和拂尘。《东游记》中,汉钟离渡海使用的是拂尘。在八仙文化里,汉钟离还有一把可使人起死回生的小扇,有道是“轻摇小扇乐陶然”。

图3为张果老

图3为张果老

图3为张果老及其法宝纸驴和鱼鼓。《东游记》张果老出场之时就交代说他常常倒骑毛驴,日行百里,休息时折叠起来藏于箱子中,骑时再以水潠之,则又变成驴。在八仙文化中,张果老还手持鱼鼓,“鱼鼓频敲有梵音”,此鱼鼓可以用来占卜命运。 

图4为吕洞宾

图4为吕洞宾

图4为吕洞宾及其法宝箫管和宝剑。在《东游记》中,吕洞宾过海时将箫管投入了水中。在八仙文化里,吕洞宾行走于江湖时,身背一把宝剑。此剑为他的师父汉钟离所赠,名曰“降魔太阿神光宝剑”,可以飞取人头。吕洞宾用此剑降妖除魔,“剑现灵光魑魅惊”。

图5为何仙姑

图5为何仙姑

图5为何仙姑及其法宝竹罩和荷花。在《东游记》中,何仙姑以竹罩渡海。笊篱原为曹国舅所持,后来可能出于曹国舅男性形象的考虑,便成了何仙姑的法器。在八仙文化中,何仙姑的形象往往手执荷花,这荷花也就成了何仙姑的另一件宝贝,为修身养性之器,所谓“手执荷花不染尘”。

图6为韩湘子

图6为韩湘子

图6为韩湘子及其法宝花篮和箫。《东游记》中韩湘子渡海的工具是花篮。在八仙文化里,韩湘子放浪不羁,在江湖中行走时常常拿着一把箫,“紫萧吹度千波静”,箫的声音能够滋养世间万物。

图7为蓝采和

图7为蓝采和

图7为蓝采和及其法宝拍板和花篮。蓝采和年少,喜欢拍板踏歌。《东游记》中,蓝采和过海时也是脚踏玉版。正是由于玉版发出亮光惊动了龙宫,才有了八仙与龙宫的大战。在八仙文化中,花篮也是他的宝贝,这可能与他的名中“蓝”谐音“篮”有关。花篮能够广通神明,人们常说他“花篮内蓄无凡品”。

图8为曹国舅

图8为曹国舅

图8为曹国舅及其法宝双玉版。“玉版和声万籁清”。也就是说,在仙版神鸣时,能够使万籁无声。《东游记》中曹国舅渡海时也使用了玉版作为法器。

可见,每位仙人所使用的法宝并不是固定的一套。然而,无论是哪一套“暗八仙”,都蕴含着吉祥福瑞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同时,它们逐渐在某些场合成为了八仙的代表,在八仙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暗八仙”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在民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八仙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影响深远,在中国民间可谓妇孺皆知。它的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责任编辑:苒若

最新推荐

荔枝“针法保鲜术”:融入屏风挂饰等产品,广绣里有珍果踪迹

编者按:千百年来,荔枝成为岭南经典文化符号,为岭南乃至中国的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荔”量。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广东荔枝的全球口碑》专题报道,深入探寻荔枝如何借助不同载体跨越时空、出海传播,满足世界对东方、对中国的好奇与想象,又怎样在当下“甜”出新高度。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一座广绣屏风中...1天前

上铁文创亮相国际铁路装备展

7月8日至10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铁路文创品牌——上铁旅友的系列文创产品再次亮相国家级展会平台,成为现场铁路文创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量现场观众的驻足和购买。上铁文创品牌—上铁旅友自创建之日起,秉承“挖掘铁路元素、讲好铁路故事...4天前

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丹青妙笔绘就新时代山海华章

从百人队伍的基础架构到三百余名会员的人才矩阵,不断壮大的汕尾市美术家队伍正在用手中画笔绘就新时代汕尾美术宏图。近年来,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下简称“汕尾美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推动汕尾美术事业发展、促进艺术交流创新为己任,不断开拓,砥砺前行。几年来,汕尾美协在创作展览、队伍建设、交流服务...4天前

穿越时空的辉煌 中国大唐营造之美点亮大阪世博会

7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中国艺术推广计划第三季《大唐营造》数字特展日文版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该数字特展围绕唐代木构营造之美,以数字交互形式呈现建筑背后的盛唐美学,旨在为全球观众打开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新窗口。唐代建筑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发展的高峰,对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产生了深...8天前

口述南怀瑾丨赵乐强:南先生是我生命中的燃灯塔

编者按《万里无云万里天——口述南怀瑾》是温州南怀瑾人文公益基金会、温州南怀瑾书院编辑出版的首部有关南怀瑾先生的口述史。本书通过三十余位南师亲友、学生弟子口述实录,展示了南师的家国情怀、大师风范。本书于2022年纪念南怀瑾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出版。应广大读者要求,在温州南怀瑾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逐篇刊...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