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新时代书画艺术先锋人物:画家王瑞青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别样荷花   蹊径成道

——读王瑞青彩墨荷花

赵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 教授博士导师)

荷花又称莲花,本属自然界的一种水生植物,自然之荷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形貌未变。而文化之荷、艺术之荷在传承中内涵日臻丰厚,形象千变万化,蔚为大观。当莲花与佛结缘,释迦摩尼悟道成佛,脚踩莲花步入梵境之际,莲花便超凡脱俗成为佛的化身和象征。在中国古代文人眼中,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又赋予其高洁清雅的精神品性。民间喜莲蓬多籽,寓意连生贵子,多子多孙,好运连连之意。成为“文化符号”的荷花,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因时、因地、因人被不断衍化延展、千古流传、绵延不绝,代代皆有不同的荷花艺术形象丹青流芳。

《横塘秋色》144×376cm 2013年

不言而喻,画荷本身亦非易事,需艺术家面对文化传承做出一番自我的睿智判断和艺术实践上有所作为的突破。深谙文化之道内涵所在的王瑞青,多年潜心探究实验性的艺术实践,尤其他近几年执著于最具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水墨绘画,并以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去演绎阐释,取得引人注瞻的艺术成果,更突显出他对文化理解的独有见地。

《深秋图》46×181cm 2011年

瑞青擅以荷花为题,墨彩合并,挥洒自如,画荷写意。古代中国绘画素有重彩、水墨两大体系分野,前者赋色明丽、细密典雅,后者“墨分五色”、浓淡相宜,更有大写意水墨愈臻纵逸,酣畅淋漓。现当代南有潘天寿为代表浓墨艳红的写意墨荷,北有黄永玉色彩绚丽,万千气象的彩墨荷花。独辟蹊径的瑞青别开生面地将墨、色混搭,墨因色而愈显明丽灵动,色因墨愈至深沉浓重。墨、彩渗透,相得益彰,形成彩墨荷花独特的风格。

《凉暮》46×181cm 2011年

瑞青画荷功底老道随机,眼光独道敏捷,手法洒脱自如。画荷意趣拟不在摇曳多姿的荷花,多见浓墨挥洒的荷叶铺满画面,荷茎疏密有致穿插排列期间,匠心独运。别有洞天的大面荷叶和线形荷茎,浓淡干湿对比分明相生,空间布局多变、构图经营考究,墨彩互衬相动,画面充满动人心魄的魅力,不经意间若隐若现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灵性。

《野秋》68×94cm 2013年

瑞青画荷酷爱诸多技法并用,设色尤为大胆,金、银或青、绿与水、墨浸染润合,奇特鲜见的艺术效果自然天成,引人入胜。瑞青全非笔墨作画的方式,承袭他多年致力于表现性和实验性的艺术实践,设计艺术、绘画艺术、金属艺术等多门类艺术亲力亲为的体验,使他获得超然于国画之外更多的独特感悟和感受,造就他的画作以表现性的张力,丰富的画面肌理和视知觉的审美,将传统的视觉元素,重构于新的审美框架和新的信息认知中,在实验性的各种可能尝试作用下,突破了中国水墨语言的经典范式,在实验性的各种可能尝试作用下,流溢更多当代信息的作品,愈趋关照当代的艺术语境。

《清韵》50×50cm 2011年

文化传承以推陈出新的方式不断积淀,证明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时,又呈现出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创新相悖、互为作用的嬗变和积淀的变奏。大凡成功者,多以艺术创新或建树为文化积淀注入新的价值,促进和影响发展而又有可能被纳入传承系统。因循守旧重复过去,难以构建新的积淀而终为文化所弃。充满变数的文化,着实令无数艺术家深陷困惑,难以自拔。“笔墨当随时代”显然不仅是一个命题,更是一条破题之道。瑞青以自信、自律的艺术实践做出积极的回应,并以实验性的话语,引发同道分享、思考和借鉴。或许今日之小径,明日成大道。

2013年

《晨》50×50cm 2011年

《夏》50×50cm 2011年

《仲夏》50×50cm 2011年

《深秋》50×50cm 2011年

《野秋》40×60cm 2011年

《秋荷四条屏》34×138cm×4 2013年

《相依》34×138cm 2013年

《秋塘疏雨》34×138cm 2013年

《清影残梦》34×138cm 2013年

《独立秋水》34×138cm 2013年

《荷花六联屏》34×138cm×6 2013年

《清晨》34×138cm 2013年

《仲夏》34×138cm 2013年

《荷香》34×138cm 2013年

《清韵》34×138cm 2013年

《深秋》34×138cm 2013年

《清秋》34×138cm 2013年

 

【艺术简历】

王瑞青

署名王老六,号虚静

祖籍江苏铜山

先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获硕士学位。

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策展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曾任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入选第十、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入选第一、第二届中国壁画大展,入选第七届中国体育美展。2008年签约德国格尔卡画廊,在德国柏林、波恩、科隆举办《人像与神像》个展。2011年韩国大邱举办《漠墨·王瑞青艺术作品展》,2018年和2019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漠墨·王瑞青艺术作品展》,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博物馆、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著有《墨缘·王瑞青作品集》2007年,《水墨荷花·王瑞青作品集》2013年,《墨·漠——王瑞青艺术作品集》2018年英文版、法语版等多部著作。


责任编辑:娜兰

最新推荐

气象清阔淬炼笔墨——张大之花鸟写意画赏析

如同那多情的诗人于平仄中一叹三转般,张大之老师(又名张浩益)用他笔端氤氲的水墨,决裂阴阳冲破玄冥,创造出一幅幅离披的青青藤蔓与烂漫的花光树影。笔锋跳转间,他将骨子里吴越水乡的细腻灵动,自然地施之于他的大写意画中。虽寥寥数笔,亦可想见其为人。观其画作,笔触东西纵横,磊落如冲天剑戟,笔势却于顾盼中透出些...1天前

艺术个案研究 |叶向礼:“彩墨诗韵” | 2025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镜像,始终以感性形式编码着个体与时代的双重记忆。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重塑文化生态的当下,艺术创作已突破地域与媒介的藩篱,成为跨文化对话的活性载体。本研究以艺术家个案为棱镜,旨在穿透作品表层的形式美学,探求其背后交织的文化基因、心理图式与社会能量场。传统艺术史研究常受限于风格演进...1天前

大美中国|新时代书画艺术家经典推介:画家陈来国

【艺术简历】陈来国,湖南宁乡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长沙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供职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绿荫》124×244cm铮铮铁笔树风骨 奇崛峭拔墨精神——我对国画山水创作中精神境界的实践与思考引言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积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想。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延续传...2天前

刘玉来:《萧斋习书所思五首》

一焚香日课乐悠悠,过隙白驹纸上留。他日回眸寻足迹,苍茫如梦却难求。二日课一篇君请看,书斋信笔雅难言。但求笔力能扛鼎,哪管容颜横纵宽。三书道于今成乱弹,娼门恶少任翩跹。人间丑美成颠倒,擒贼还需拜祖先。四文章需用字,字乃论文奴。若欲明事理,心清是坦途。五书道法森严,堂皇品德先。昂臧多傲骨,坦荡立人间。3天前

山水有灵 鸿笔点晴——李建军的丹青世界

【艺术简历】李建军·笔名(晓鸿):先后毕业于河西学院美术系、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酒泉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展览。《幽壑泉声》向古典精神致意——读李建军的画在本世纪中,睿智的画家开始理性的窥视传统这...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