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传统,又现代——读卢虓的山水画

文章来源:齐鲁壹点  

卢虓 浅山 270cm×210cm 2017年

近些年,卢虓的山水画创作在图式结构上更显灵活多样的特点。如《凝望》《山隐》《小城之春》《浅山》《清凉世界》《山外山》《生命之树》等作品,都在构图上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卢虓很少使用常见的三段式或纪念碑式的构图方式,而是采用时空交错、构成、平面化来营构画面。在我看来,这既受到现代艺术构图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传统书法篆刻章法的影响。例如《生命之树》,描绘的对象集中于画面中心,上下均留白,很有篆刻艺术那种“密不透风 疏可走马”的意味。再如《浅山》将完整的山水画面碎片化,再加以重新组合,从而在视觉上形成既陌生又熟悉的效果。这种构图方式非常具有现代主义艺术的趣味,将之引入山水画的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章法,体现出年轻一辈山水画家的拓新精神。

但在绘画语言上,卢虓却十分谨慎地停留在传统的程式化中,稍加注意即可发现,无论是线还是墨,她都坚守传统笔墨的规范,比如中锋用笔,造型的符号化,“墨不掩色、色不掩墨”的色墨关系等。因此,无论构图方式如何变化,都能感受到中国画的气韵蕴含其中。卢虓的笔墨很扎实,这在《清凉世界》一作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这件作品的线条刚中带柔,静净苍秀,韵味十足。在墨的渲染上,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湿不枯,黑白的对比关系虽强烈但不刺眼,显得温和雅逸。在另一件作品《向阳而生》中,房屋、山石、树木的勾勒和渲染都十分精到,线条的健雅与墨色的通透使得画面古雅秀逸,而构成性的画面结构,又让人感受到鲜明的现代意味。《凝望》也是如此,但有所不同的是,画家在这件作品中的笔墨更为厚重,特别是深色的部分,因皴擦而显出苍莽的效果。

对中国画而言,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很难逾越的鸿沟,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20世纪以来,中国画一直在“中西融合”“国画改造”的时代潮流中努力寻求连接传统和现代的方式,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等路径。但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新的视觉经验为年轻一代的国画家们提供了再次转变的可能性。显然,卢虓在长期的中国画探索中已经初步形成属于自己的笔墨特色,而在不断翻新的图式结构中,她的笔墨语言却更加靠近传统。不满足于惯用的创作方式,在创作中不断寻求新的图式,同时仍坚守传统的规范,这是卢虓的作品既传统又现代的重要原因。

(文/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孟云飞:简论孙过庭《书谱》中的“骨气”与“遒丽”

孙过庭《书谱》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其美学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历来为学界所重。其中关于"骨气"与"遒丽"关系的论述,更是触及书法艺术的本体论核心。目前学界对《书谱》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整体书学体系的探讨,而对"骨气"与"...3小时前

《国之瑰宝》非遗文化传承代言人——姜大文

在岁月长河的奔涌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星辰,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密码。它们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口传心授的技艺瑰宝,更是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然而,在现代文明的浪潮冲击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与消逝的危机。——国之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家”,以坚定的文化使命感,化身传统文...1天前

学龄前儿童学画现象研究

童画娃在读书阳光下的孩子徜徉在艺术天地里画大写意1、少儿学画状况简析很多孩子从小就爱涂鸦,孩子爱画,家长支持,已经形成了风气。在学龄前的关键时期,家长应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学好画,这一话题系结着千家万户,也是大众美术活动的一项内容,更是教育部门所关注的课目。少儿学绘画的方法多种,有参加培训班集体学的,有...2天前

铁笔铸魂 ——翟剑锋书法艺术的美学品格与文化精神探赜

翟剑锋,字一指,号铁笔居士,其名号暗含书道玄机——“一指”凝万钧之力,“铁笔”化柔翰为金戈。这位出生于河南上蔡书香世家的艺术家,以六岁执笔启蒙,四十载砚田深耕,后又师承学者型书家孟云飞教授,将冷铁淬炼为惊鸿游龙,在当代书坛开辟出一条苍劲雄浑的艺术通途。作为首都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与铁笔书法非遗传承人,...4天前

石藤書屋雅集小记

诗友新辟一所工作室,隐于市。拐入门庭,见一紫藤架,架上籐树嶙峋,装点着古朴的小院。藤架旁有两个石槽子默然躺平,槽内有一泓靑水映着天上的云彩,石槽旁有几个小石墩立在门旁。藤石相依,古朴雅致,成为院内一景。室内前厅为友人的办公场所,靠墙的桌上电脑屏显示着的文档,是他正撰写的为某单位职员应试的备考的培训课...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