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非遗文化传承代言人——姜大文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image.png

在岁月长河的奔涌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星辰,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密码。它们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口传心授的技艺瑰宝,更是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然而,在现代文明的浪潮冲击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与消逝的危机。

——国之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家”,以坚定的文化使命感,化身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者。他们俯身耕耘于古老技艺的田野,用双手延续千年匠心;以创新为笔,为传统注入时代活力,让非遗在当代社会重焕生机;他们跨越地域与国界,将东方美学与文化故事带向世界,搭建起文明对话的桥梁。

致敬每一位国之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家”,愿你们的精神与技艺,永远照亮文化传承的前路,让非遗之光,生生不息,照见未来。

姜大文,安徽黄山歙县人,中共党员,祖籍浙江杭州淳安县,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毕业于安徽省行知学校,后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深造获结业证书,美国科罗拉多工程大学艺术专业荣誉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书法比赛一等奖,近年来多次参加全国性书画大赛、展览,多幅作品被组委会收藏,2021年在北京传世水墨举办的秋拍中,姜大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四尺作品最终以6万元成交,被全国一百多家媒体相继报道。2023年在苏州保利义拍专场,作品《中国梦》《粗茶荣华联》相继拍出 49万 56万的价格成交。

姜大文现为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翰林院院士,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院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黄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北京地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形象宣传大使,安徽省黄山市公安交警支队“文明交通你我同行”形象代言人,安徽省歙县蓝天救援队形象代言人,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书法培训高级教师,国家书画鉴赏师,环球旅游频道特约导师,海南国联文化艺术研修院博士研究生院导师,中国经联会平台委客座教授,获全国第十二届汉字(软笔)书法一等奖,莫奈国际艺术奖,作品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3年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中华英才先进人物并刊登到了《中华英才》刊2023第7期,2023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姜大文的《思汲上古书意深厚》2024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写古写出深厚功力 写己写出风姿绰约》,2023年参加了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一级演播厅录制了《名人讲坛》,节目现场的录制被央视评选为《全国示范人物》,2023年文化进军营活动,在解放军中部战区进行慰问,2023年参加天安门武警官兵节日慰问,2023年作品入选“丝路问道”中国文联文艺之家展览。2023年感动中国评审委员会评选入围“感动中国艺术人物”。2023年参加中韩名家交流展,2024年参加澳门回归25周年书画艺术展,作品被多个驻华大使馆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书,2023年度被商务部评选为中国经济最具影响力书画家荣誉称号,2024年参加央视举办的建国75周年《民族复兴文化记忆》活动,被央视评选为《文化发展模范人物》,作品被中国教育部作为教育范本发行各大院校临摹学习。2024年姜大文书法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收藏并向全国图书馆、新华书店出版发行,2024全国两会特授予2024年献礼全国两会优秀传承典范、文化传承领军人物,2024年受世界领袖俱乐部邀请在上海会见了克罗地亚第三任总统,2024年受曹德旺邀请,在福州其家中会见了曹老师及家人并合影留念。2025年庆祝中国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作为艺术家代表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参会。2025年作品入选中国高铁春节贺岁专列,开启全国巡展。

姜大文先生自幼酷爱书法,从小反复临摹王、颜、柳、欧、米、赵等名家书帖,还学习掌握了仿宋体、陶瓷书法艺术的研究、实践,且能化古融今,及各家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在行书方面,尤为突出,小字刚劲有力,字体清晰,质感强,韵味足,所作大字(榜书),雄浑刚健,气势磅礴。

古人云:“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若想天地在心,必要心存天地,挥袖抒毫,展亘古之气魄,承千年之人文,树后世之标杆,观古人之作,常有此想,时时省身,不敢懈怠。

师承古法,不能古而不发,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书画不仅要走进传统,还要从传统中走出来,从古帖里吸取精华,在现实生活中探讨真实感受,从实践中获得内心共鸣,在没有路的地方寻找自己的道路,比“师古人之迹”更重要的是“师古人之心。”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国之瑰宝》非遗文化传承代言人——姜大文

在岁月长河的奔涌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星辰,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密码。它们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口传心授的技艺瑰宝,更是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然而,在现代文明的浪潮冲击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与消逝的危机。——国之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家”,以坚定的文化使命感,化身传统文...2小时前

学龄前儿童学画现象研究

童画娃在读书阳光下的孩子徜徉在艺术天地里画大写意1、少儿学画状况简析很多孩子从小就爱涂鸦,孩子爱画,家长支持,已经形成了风气。在学龄前的关键时期,家长应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学好画,这一话题系结着千家万户,也是大众美术活动的一项内容,更是教育部门所关注的课目。少儿学绘画的方法多种,有参加培训班集体学的,有...1天前

铁笔铸魂 ——翟剑锋书法艺术的美学品格与文化精神探赜

翟剑锋,字一指,号铁笔居士,其名号暗含书道玄机——“一指”凝万钧之力,“铁笔”化柔翰为金戈。这位出生于河南上蔡书香世家的艺术家,以六岁执笔启蒙,四十载砚田深耕,后又师承学者型书家孟云飞教授,将冷铁淬炼为惊鸿游龙,在当代书坛开辟出一条苍劲雄浑的艺术通途。作为首都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与铁笔书法非遗传承人,...3天前

石藤書屋雅集小记

诗友新辟一所工作室,隐于市。拐入门庭,见一紫藤架,架上籐树嶙峋,装点着古朴的小院。藤架旁有两个石槽子默然躺平,槽内有一泓靑水映着天上的云彩,石槽旁有几个小石墩立在门旁。藤石相依,古朴雅致,成为院内一景。室内前厅为友人的办公场所,靠墙的桌上电脑屏显示着的文档,是他正撰写的为某单位职员应试的备考的培训课...5天前

收藏甄选 大家风范——聚焦当代最具市场潜力艺术家蔡祖逖

汕头的晨光里,曾有这样一幅画面:案头摊开的不仅是宣纸与墨砚,还有教育笔记与国学典籍 —— 蔡祖逖先生便是在这样的场景里,将八十余载的人生厚度,熔铸成笔墨间的独特气象。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收藏市场的 “潜力标杆”,从不是因为头衔的叠加,而是那份唯有 “教育者 + 艺术家” 才能赋予的特质:让每一笔线条...8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