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西藏展区开幕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西藏展区开幕

数字再生,千古不易

踏入五月的西藏,告别冬日的严寒与春日的料峭。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 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西藏展区在西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出席此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及副校长平措旺堆、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格桑、西藏油画协会主席格桑次仁、西藏美术馆馆长拉巴次仁、西藏大学对外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朱明涛、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廖东、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美术教研员王佳、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李新芬、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索朗尼玛、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达娃次仁、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专职组织委员阿米拉、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贾维维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广等领导及来自西藏省内其他多所高校艺术学院的老师。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及学生也参加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格桑主持。这次展览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学术引领的学校美育平台:数字再生博物馆。


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平措旺堆为本次展览致开幕词

罗广(左)向西藏大学赠送“孔子师徒三人行”雕塑文创产品

项目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广教授宣布展览开幕,并向在场的领导和师生分享了与“经典美术作品数字再生与传播”相关的一系列创新研究与实践。本项目通过展览为观众梳理中国古代绘画与书法的发展脉络,讲述中国艺术的故事,呈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旨趣。

开幕式后,参会嘉宾齐聚一堂,举行学术论坛。论坛上,罗广详细介绍了本此国家艺术基金 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及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展览的基本情况。论坛主持人洛桑扎西对本次展览的现场情况、技术和馆藏资源支持作了全面的总结。他指出,该项目不仅让中国绘画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生动展现,更通过 1:1 复刻,让远藏于海外、难以一见的珍品得以呈现,实现文物从数字化到线下展览的创造性转化,提升观众对文物价值认知,唤起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

各位参会嘉宾就“如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书画作品的文化价值”、“增进我国青少年对国家交化认同的路径与方法”、“流失海外的中国经典书画研究与传播价值”、“如何评价美术馆进校园、美术展进课堂的实验模式”、“讲好中国故事,更好构筑中国精种、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美育路径探讨”等五个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西藏油画协会主席格桑次仁围绕美术展览交流与审美文化传播的关系,结合观展感受与实际工作进行阐述。他指出,科技进步推动美术推广,高精度仿真展览让观众有更直观的艺术体验,突破地域限制。美术创作离不开交流与展览,展览交流与审美文化传播相互促进。

西藏美术馆馆长拉巴次仁从西藏地区美术馆建设与美育推广的角度,提出以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形式推进美育的设想。同时指出当前审美教育存在标准不统一、教材有缺陷等问题,建议由高端美术教育机构制定标准并普及推广。他还分享了自身国内外办展经历,表明希望与学校合作,加强美育建设,尽管目前力量薄弱,但仍在积极尝试推进美术馆进校园工作。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贾维维结合其参与海外流失文物整理研究的经历,从研究与传播价值两方面分享对数字化展览的感悟。在研究价值上,数字化整合流失海外书画,可填补历史与艺术研究空白,从而帮助学者全面对比研究作品风格;为跨学科研究提供证据。在传播价值上,高清数字化技术利于国内美育普及与科研工作,比原作更能清晰呈现细节,助力研究者发现如绘画指纹等关键信息。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务科副科长刘洋就国画教学与文化资源数字化作了多方面的分享。在教学方面,通过智慧树与南京艺术学院开展同步课程开阔了学生眼界,对此,他也希望能与华南师大实现国画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交流备课。在文化资源数字化方面,他呼吁打破学术壁垒,降低文化资源使用门槛,以公益形式推进数字化。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王佳指出,美术馆进校园美术展进课堂模式为美术教育注入活力,能拓展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文化传承交流。但该模式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如美术馆资源与教学需求对接、活动常态化可持续性及教师资源利用能力提升等问题。对此,他提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平台等解决思路,同时表达了对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巡展的感谢以及学院领导和老师持续指导的期待。

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李新芬基于她20多年“用心育美,用美育心”的美术教育理念,围绕在美术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等角度展开其相关教学经验的分享。并强调青少年是传承文化精髓、塑造民族品格的主力,明确美育意义与方向,有助于在课堂上为学生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提升美术课的美育功效。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老师王殿勇表示,数字化技术发展让获取传统书画资源更为便捷,艺术家和学者也可以观察到作品更加清晰准确的细节。因此,他强调面对传统艺术,我们要要尽力去学习和领悟,继承古人智慧与技法,从而能够在当代实现对传统书画的传承与发展。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索朗尼玛对数字在线博物馆的作用表示高度的认可,他肯定了美术馆进校园、美术展进课堂这一创新模式,其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推动艺术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助力美术教育改革与地方文化融入课堂。

本次展览从广东到河南再巡展到西藏自治区,充分利用项目的基金支持、数字化技术以及社会各界资源,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展览,为广大观众和相关艺术教育工作者梳理古代绘画与古代书法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活化利用,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灵魂”传承永续。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西藏展区开幕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西藏展区开幕数字再生,千古不易踏入五月的西藏,告别冬日的严寒与春日的料峭。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 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西藏展区在西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中...3小时前

“美美与共齐聚瓷都” 粤港澳大湾区水墨概念协会展览盛大启幕

2025年5月15日晚,一场汇聚艺术魅力与文化交流的盛会——“美美与共,齐聚瓷都”粤港澳大湾区水墨概念协会展览,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名人堂盛大举办。此次展览由江西日报主办,香港名人堂拍卖公司协办,吸引了众多艺术界人士的关注。景德镇市政协港澳台侨委蒋文娇主任,景德镇市侨联党委书记郑铁,景德镇市珠山区侨联秘...2天前

“百姓非遗·百姓万象”袁光若绘画作品展在长沙隆重开幕

2025年5月13日,“匠心传承·人间烟火——袁光若双系列创作展”在湖南省文化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联合主办,将持续展出至5月24日。观众参展展览集中呈现了著名画家袁光若近年来精心创作的“百姓非遗”和“百姓万象”两大系列近百幅精品...2天前

“大国能量:主题版画作品巡展”首展在昆明开幕

5月9日下午,由云南艺术学院主办,遵义市美术馆、银川国际版画创研中心、青岛市美术馆、辽宁省美术馆、宜春市美术馆承办的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大国能量:主题版画作品巡展”首展在云南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巡展共汇集了全国百余位艺术家的200件版画精品,涵盖了“基础建设”“科技创新”“...2天前

“踏月嘶风—老甲大写意作品展”在沪首展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5日电(许婧)“踏月嘶风——老甲大写意作品展”14日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主题为“笔墨的在场与超越:贾浩义创作中的现代性诠释”学术研讨会同日举办。展览通过八十余件作品与文献,全面呈现贾浩义(笔名老甲)六十余年艺术探索的丰硕成果,其以“马”为精神符号的“非常大写意”风格引发...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