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 传承非遗技艺,让杨柳青年画“活”起来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 实习生罗杰坤)作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玉成号画庄”第六代传承人,霍庆顺今年已经73岁了。他出生在天津杨柳青镇,受两个姐姐影响,5岁就开始学彩绘,12岁开始学印刷做年画,他一辈子都耗在了年画上。如今,他的儿子、儿媳(“玉成号画庄”第七代传承人张宏)也在制作年画,传承非遗技艺。

杨柳青木版年画“玉成号画庄”第六代传承人霍庆顺讲解杨柳青木版年画创作工序。实习生 罗杰坤 摄

8月7日上午,记者随“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来到天津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和“玉成号”年画坊,看到不少精美的杨柳青木版年画。

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内有一幅《莲年有馀》,它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代表作,画上的胖娃娃手持莲花,怀里抱着大鱼,满脸笑意。莲是连的谐音,鲶是年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连年有余”是称颂富裕的祝贺之词,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内保存的《莲年有馀》年画。实习生 罗杰坤 摄

杨柳青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明代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天津漕运的兴起也带动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兴起,并日益走向兴盛,出现了全镇及周边村庄“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

“玉成号”年画坊里摆放的精美年画。实习生 罗杰坤 摄

在霍庆顺看来,杨柳青木版年画可分为娃娃类、侍女类、民俗类、民间故事类、神像类这五大类,每一大类里又可以分出几百种样式。

他介绍,制作杨柳青木版年画包括勾、刻、印、绘、裱五大传统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够一个人去学一辈子。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寓意吉祥,这也是霍庆顺痴迷制作年画的原因。

霍庆顺所在的“玉成号画庄”,最早创建于1926年。“玉成号画庄”历经多次改名,“杨柳青年画互助组”“杨柳青和平画业生产合作社”“天津杨柳青画社”都是曾用名。1993年,恢复名号“玉成号画庄”后,画庄也成了杨柳青年画家庭博物馆。再到2019年,张宏创办了“玉成号”年画坊,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在画庄里体验这个传承了400余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去年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张贴年画是“迎春”的重要仪式之一,春节申遗成功,对于提高年画的知名度也有作用。“很多人只知道画上的内容好看,对画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却一知半解。”霍庆顺告诉新京报记者。

霍庆顺表示,年画是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民间艺术之一,其中包含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寄托。他在父亲的指导下享受着年画带来的乐趣,也希望全家人传承杨柳青年画技艺这一文化瑰宝,让杨柳青年画“活”起来。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守艺人|李昊:万物皆可雕 片叶见匠心

在信阳一位非遗传承人手里,一片普通的叶子可雕万物,而且揉而不烂,他到底施了什么魔法?又有怎样的故事?8月10日,记者沿着信阳市平桥区小桥胡同的青石板路,穿过挂满藤蔓的青灰色砖墙,行至胡同深处,一扇木门隔开了喧嚣——这里就是平桥区非遗传承人李昊的工作室所在地。推开木门,李昊正俯身于工作台前。阳光斜洒,...17小时前

高永兴||春思·次韵阎正老师三首

阎正先生,中国国画大家、著名艺术评论家。现任中国《收藏界》杂志社名誉社长,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高永兴记春思其一烟花三月闹芳辰,吟啸当风如饮醇。含玉吐金知绿柳,坐禅修道识红尘。闲看疏影撩清客,静爱寒香袭老身。漫说人生多诞妄,还思庄木八千春!高永兴乙巳年仲春月(2025.03.12)春思其二浮荣万物...4天前

新疆“00后”姑娘:“非遗+文创”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6日电 (陶拴科)“大家平时用桑皮纸多是画画、写书法,我觉得桑皮纸还能做更多有趣的东西。它防虫防蛀、结实耐用、天然环保,有很多优点,也有独特价值,做一些文创产品很合适。”近日受访时,23岁的新疆墨玉县姑娘穆耶赛尔·艾合买提托合提说。穆耶赛尔用桑皮纸制作文创产品,设计并手工制作了小夜...6天前

何以中国 | 传承非遗技艺,让杨柳青年画“活”起来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 实习生罗杰坤)作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玉成号画庄”第六代传承人,霍庆顺今年已经73岁了。他出生在天津杨柳青镇,受两个姐姐影响,5岁就开始学彩绘,12岁开始学印刷做年画,他一辈子都耗在了年画上。如今,他的儿子、儿媳(“玉成号画庄”第七代传承人张宏)也在制作年画,传承非遗技艺。杨柳青木...6天前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

瓷器主要由胎体和釉面两部分组成——若比喻为女子,胎体就是其骨相,丰神秀骨;釉面则为其彩衣,绮罗珠履。釉料又是由多种物质、根据不同配比组成,由此呈现出了青、黑、白、赤和黄五正色以及由五色变化而成的纷繁灿烂之中国传统色。“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从商周的朴拙青釉,到明清的华彩斑斓,当中国瓷器遇...1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