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永忠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产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摘要:在当代书画艺术的多元景观中,杨舒涵以其独特的艺术实践和深刻的创作内涵,展现出出色的才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出身于充满文化气息的书香门第,自幼随父亲杨向阳先生学习书法和绘画,在父亲的悉心引领下踏入书画艺术的神圣殿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她又在中国国家画院跟随郭石夫先生学习,还师从山水画家陈克永先生,不断汲取传统书画艺术的精华,上追明、清两代名家,研习现当代名师作品,在传承与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历经岁月的磨砺与沉淀,不仅成长为一位技艺精湛的职业书画家,更在书画教育领域默默耕耘,播撒艺术的种子。
书画家杨舒涵
一、杨舒涵大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一)内涵与意境的深邃表达
在绘画方面,杨舒涵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才能。她的大写意花鸟画,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她的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宏大意境、生动深厚的气韵,以及独特的精神内蕴,均是对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传统的现代诠释。
首先,杨舒涵的作品在内涵上展现了“大写意”的深邃。大写意花鸟画的“大”,不仅指内涵丰富,更在于通过简练概括的线条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表现方式,让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艺术的深度。杨舒涵的画作,通过笔墨的运用,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物象相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越形象的情感和意境。其次,她的画作在意境上达到了“宏大”的层次。大写意花鸟画最基本的审美特质是对于“形象”与“意境”两者辩证关系的整体把握。杨舒涵的作品中,形象与意境的结合,展现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深刻把握,从而决定了其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她的画作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再现,更是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再者,她的作品中体现出的“生动深厚的气韵”,是大写意花鸟画的核心特征之一。她的画作通过对形象的意象化处理,达到神似的艺术效果,使得笔下的花鸟鱼虫不仅形似,更具有生动的气韵和生命力。这种气韵生动的表达,让每一幅画都有呼吸感,进而彰显出优雅的美丽。最后,杨舒涵的作品中“张扬的个性、独特的精神内蕴”是她艺术风格的标志。她的画作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审美的独到理解,使得她的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代的创新精神。她的艺术实践,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
(二)酣畅灵动的笔墨神韵
她的绘画题材多取材于自然,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极为细腻。像紫藤花这类题材,在她笔下,粉色的花朵与黑色的藤蔓相互交织,呈现出一种自然的韵律与勃勃生机。她还偏爱传统绘画意象,荷花在她的画中多次出现,在以墨色为主的荷花图中,她通过对荷花的描绘,传递出荷花所象征的高洁品质,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而且她在笔墨运用上也可谓独具特色,她的笔墨酣畅厚重,在水墨画创作中,通过巧妙地运用墨色浓淡变化,将大面积墨块与细腻线条相结合,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她的荷花图里,浓重的墨块赋予荷叶蓬勃的生命力,而淡墨勾勒的荷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她的墨韵十分生动,能够利用墨色变化精准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在描绘花卉时,从花心到花瓣边缘的墨色渐变,能让花朵在纸上显得栩栩如生,像牡丹图中的牡丹花瓣就是如此,浓墨到淡墨的过渡使牡丹娇艳欲滴,极具艺术感染力。
(三)精妙绝伦的构图造诣
除了对笔墨的运用,杨舒涵在构图上也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与独特的个人风格。无论是圆形构图还是长方形构图,她皆能巧妙布局画面元素,精准掌控平衡与和谐,于圆形中让花朵与枝叶均匀分布以稳持重心,在长方形里借助元素的大小、疏密与位置构建平稳秩序。同时,其虚实相生的构图手法更是精妙绝伦,如芭蕉图,实写芭蕉叶而虚绘背景,在鲜明的对比下,不仅使鸟的主体形象跃然纸上,格外突出,更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让整个画面宛如诗意的梦幻之境,满溢着艺术的灵韵与深邃的审美意趣,彰显出她对构图艺术深刻的理解与卓越的驾驭能力。
二、杨舒涵书法艺术的特点
(一)多元融合的字体风格
在书法方面,杨舒涵在书法创作中继承了父亲在隶书创作中的独特见解和技法,注重线条的质量和韵味,体现出隶书的古朴之美;此外,其绘画中的灵动性和自然气息也渗透到书法创作中,使书法作品在古朴的基础上增添一份灵动之美,在笔画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运用一些自然流畅的笔法,避免过于刻板和生硬。并且,在她的部分书法作品中还能领略到篆书的韵味,线条圆润流畅、婉转自如,结构对称规整、严谨有序。在杨舒涵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笔下的力量和结构的严谨性,这些特质在传统书法艺术中备受推崇。她的笔触强劲而有力,每一笔都透露出坚定和自信,这种力量感不仅源自于她对书法线条和结构的精湛掌握,更是她个性中坚定和果断的直接体现。在一些作品中,她的笔法如同疾风劲草,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她的书法则又显得更为内敛和高雅,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大气和深邃。这些作品的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每一笔每一划都恰到好处,既遵循了传统书法的规则,又不乏个人的创新和表达。这种结构的严谨性,反映了她对书法艺术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展现了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完美的不懈探索。
(二)和谐精妙的布局章法
在书法作品的布局与章法上,杨舒涵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与节奏感的营造。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间距适中、排列整齐,给人一种严谨规范、秩序井然的美感。然而,她的作品并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整齐,更注重气韵的贯通与连贯。在书写过程中,她能够巧妙地处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与连贯关系,使整幅作品的气韵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着视线在字里行间自由穿梭,领略到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内在精神。其次,杨舒涵的书法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达,她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她对书法艺术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三)深厚交融的文化内涵
在她的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既有对古代书法大家的致敬,也有她个人艺术风格的鲜明烙印。杨舒涵的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传达。她的书法中蕴含的精神内蕴,是她多年艺术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结晶。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她内心世界的映射,是她对生活感悟和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当代书法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为观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和精神启迪。
三、杨舒涵的创作理念与艺术价值
(一)传统创新的完美契合
杨舒涵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她深深扎根于传统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从传统中汲取养分,认真研习古人的笔法、构图和意境。在绘画中,她继承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在笔墨和色彩运用上都有着传统的影子。然而,她并没有被传统所束缚,而是大胆地进行创新。在题材选择上,赋予传统意象新的内涵;在表现手法上,尝试将不同的绘画技巧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情感意境的深度贯注
她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在绘画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书法中,则是通过字体的形态和笔法的变化来传达内心的情绪。并且,她注重意境的营造,在绘画和书法作品中都力求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通过笔墨的运用、线条的勾勒和构图的安排,让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三)多维并重的艺术价值
从艺术价值来看,杨舒涵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绘画作品色彩和谐、构图精美、笔墨精湛,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书法作品字体优美、笔法流畅、布局合理,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她的作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无论是绘画中的传统意象,还是书法中的字体选择,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书画界,杨舒涵的作品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根基,又有创新的元素,在众多书画家中脱颖而出。她对传统与创新关系的处理,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她在笔墨运用、线条表现和意境营造方面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在当代书画界,杨舒涵是一位多元创新者,在绘画与书法领域都展现出了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与实践。她的创作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多种艺术元素与审美理念,为当代书画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其作品在国内外众多书画展览中屡获殊荣,得到了专业学术界与艺术市场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
总之,杨舒涵作为一位在书画领域具有深厚造诣与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创作内涵,在当代书画界,尤其是女书画家中独树一帜。她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书画作品。她的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当代书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审美内涵,更为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崇。在未来的艺术征程中,相信杨舒涵将继续秉持着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不断探索创新,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绝伦的艺术作品,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简介:何永忠,笔名任柯,文化学者、艺术评论人,中国秦文研究会研究员,长期专注于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研究。曾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产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核心价值观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任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委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