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痕如河:木魂的呼吸与时间的刻痕——郑方杨先生

文章来源:清和造物公众号   作者:何家英

木雕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仪式,而刀锋正是这仪式中最直接也最真诚的语言。在在郑方杨先生那里,刀痕远非粗暴的征服,而是与木纹进行一场深情的对话。木的肌理是自然写下的诗行,先生以刀为笔,或顺应或打破那些蜿蜒的纹路,让木的秉性与人的意志交织共生。令人惊叹的细节处,是先生将木料中天然的裂痕或结节,巧妙化为衣袂的飘逸褶皱,或是眉眼间深沉的沧桑;在沉静的姿态里,又借由刀锋的顿挫节奏,把内在情感的波澜凝固为视觉的律动。每一次下刀,皆是郑方杨与木质之间无声的交流与相互成全。优秀的木雕作品,其震撼力从不止步于外表的逼真形态,而在于它揭示着一种关于生命与时间的深沉哲学。当郑方杨先生从沉重原木中释放出轻盈跃动的姿态,从坚固的材质里幻化出柔和的曲线,这本身就是对物质局限的超越宣言。它们既是具象的,又是凝练的象征符号——扭曲的形体可倾诉灵魂的挣扎,舒展的姿态则昭示精神的自由。更有力量者,并不刻意抹去刀痕,而是让那刻凿的印记坦荡地留在表面。这些刀痕,如同时间本身刻在生命体上的印记,它们并非瑕疵,而是记录着诞生过程的艰辛与真实。它们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在时间与创造的斧凿之下,那所谓“完美”的幻象,远不如真实的不完美更能映照出生命存在的深度与温度。在机器复制的轰鸣声淹没一切的今日,郑方杨先生以手抵心、以刀传魂的创作,便具有了格外珍贵的意义。这不仅是传统技艺的延续,更是对生命本真的一种执着叩问。那刀斧留下的痕迹,是时间与存在共同谱写的诗行,它无言地述说着:真正的生命,从未惧怕被岁月刻下印记;真正的美,恰在那些深刻而真实的“不完美”中吐露芬芳。                 

何家英

2025-06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刀痕如河:木魂的呼吸与时间的刻痕——郑方杨先生

木雕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仪式,而刀锋正是这仪式中最直接也最真诚的语言。在在郑方杨先生那里,刀痕远非粗暴的征服,而是与木纹进行一场深情的对话。木的肌理是自然写下的诗行,先生以刀为笔,或顺应或打破那些蜿蜒的纹路,让木的秉性与人的意志交织共生。令人惊叹的细节处,是先生将木料中天然的裂痕或结节,巧妙化为衣袂...17小时前

陈迎平·关于书法绘画性的探讨

《人民美术网》编者按语张巧慧的“论陈迎平书法”一文,让我看到了一个书家,在熟稔帖学精华之后,对师承与思变进行着新探索而呈现出的学术新貌。文章就“斯人斯文”等方面作出了入情入理的论述,凸显书髓真谛,现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陈迎平是当代中国画坛上书画同修的艺术实践者,他在山水画领域开创新风,就是以书入画...21小时前

木亦能言亦人生 ——方江鸿印象

方江鸿近照方江鸿作品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方江鸿的工作室里,有一方放大印章,刻的是“言木人生”四字,其印出自西安篆刻家马旭亮之手,寥寥几字,道出方江鸿从事黄杨木雕艺术的心路历程——方江鸿者,浙江千岛湖淳安县人也,自幼聪颖好学,痴书迷画,尤对刻木刊石情有独钟!十七岁即入同乡老艺人方光忠门下,系统学习木雕...1天前

神形并茂,入木三分 ——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郑胜宁

郑胜宁,1943年出生,籍贯浙江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浙江省工艺美术产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1天前

清无法师:笔墨丹青见禅心,书画人生悟菩提

在佛教的浩瀚世界里,法号清无承载着独特的意义。清无法师说:“从佛教来讲,从禅宗来讲叫出淤泥而无染,清净无染,所以我出家以此为号,这个号是对自己的心性体悟。”他的人生轨迹与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展现出一幅独特的修行画卷。笔墨见禅意清无法师,法名真常,字大旻,号清无,祖籍山东曲阜,是孔子第七十一代...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