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70后艺术家拯救疲弱的当代艺术拍卖(组图)

70后艺术家拯救疲弱的当代艺术拍卖(组图)

2015-10-28 11:01 文章来源:一财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张恩利 (中国 1965年生) 《局部》油彩画布 2013年。 30万落槌张恩利 (中国 1965年生) 《局部》油彩画布 2013年。 30万落槌

从狂飙突进到小火慢炖

“+86First Open”推出此前从未现身二级市场的新锐,这意味着在资本的催促下,又一批新面孔进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妨看看资本在他们的前辈身上创造的炫目故事。2006年纽约拍场,张晓刚《血缘:同志第120号》创下近100万美元高价,这似乎是中国当代艺术真正以“财富神话”的面目牵动公众的关注。之后,张晓刚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大家庭系列”在多年里成为“高价”的代名词。但其实,市场的转折点在2008年就已经出现。“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早年成名的艺术家的市场热潮已经告一段落。”伍劲说。

但市场的疯狂有其惯性。2011年,大陆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最红火的阶段。那一年,尤伦斯收藏的流出又为当代艺术市场带来了一股热潮。到了2013年,当代艺术的价格已经一骑绝尘,直奔“亿元时代”。当年,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在香港拍得1.8044亿港元。此后,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洗牌,成名较早的这批当代艺术家显得沉寂。今秋,在苏富比与佳士得拍场,曾梵志有两件大尺幅作品遭遇流拍。

剧烈的市场起伏已经无法用“规律”一概而论,背后潜藏着的是艺术市场运作方式的痼疾。之前10年的一波波爆炒,让一个个符号迅速膨胀,旋即,又以更快的速度腐朽。市场狂飙突进难免伴随着沉渣泛起。如今,秋风瑟瑟的环境下,细致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

变化首先发生在藏家身上。“2008年金融危机前,当代艺术藏家大都是外国人。之后,因为一级市场的发展,中国收藏家开始显现出对当代艺术的接纳。”李丹青说。

艺术市场的整体生态也逐渐变化。“曾经一段时间,市场是西方人扶植起来的。有人为‘后89︐戴上了‘后殖民︐的帽子,也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人有了收藏群体,这一代艺术家的市场也就与上一代有了很大不同。”伍劲说。同时,从市场操作的角度,他还指出:张晓刚那一批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已经在高位进行了交易,目前已经缺乏交易的动能。市场需要寻找新的对象。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2011年之后,70后艺术家迎来了一轮集体爆发。自2011年起,贾蔼力的作品连年在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等国内外重要拍卖行上拍,并全部成交。今年春拍,他的《早安,世界 (三联作)》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夜场以1328万港元(约合1071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刷新 “7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最高价,也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2012年,王光乐作品《水磨石》(2004年作,成交价104万港元)首次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突破百万大关。也是从2011年开始,郝量的作品连年在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等国内外重要拍卖行上拍,并同样保持着几乎100%的成交率和持续创新高的态势。

对目前的扶摇直上,也有质疑与担忧。BANK画廊创始人马修·博利塞维奇认为:对于艺术家而言,过早的高价也可能透支艺术家未来的市场潜力,打乱他们的职业轨迹。“如果没有充分的积累,就可能过早遇到天花板。而对于从未介入二级市场的艺术家而言,一级市场对其的培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培养艺术家就像烹饪要小火慢炖,不能着急。”他说。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