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神童(图)2013-07-19
7月初,著名艺术家杨之光刚刚结束第四轮“杨之光传世作品全集作品征集”活动。上周,杨之光接受《京华时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儿童美术教育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大师或神童”,而是要用创意思维做主导。画画是手段,不要以为学美术就是学技能、追求美。 为“失散的孩子”做DNA 去年5月,杨之光通过女儿杨红的微博发布赝品信息,其中涉及17家拍卖行和42幅赝品。正是因为该事件,让杨之光产生了鉴定认证的想法。去年至今,杨之光已经进行了四轮作品认证,每轮3天,因为已年届83岁,认证时间...
杨之光速写集:速写并非只是速写2013-09-03
林墉 如今有谁画速写? 画速写已近乎一种可笑的习惯了! 之所以如此振振有词地说,因当今时间太宝贵,手中又有照相机,更何况,画速写容易么?何苦! 咳! 在这种氛围下,来看杨之光速写,就竟有了物稀为贵,难能可贵,勇者金贵的惆怅。 为什么惆怅?惆艺术的艰深,怅画者的茫浮! 唉,细看先前大器的艺术家,哪个不画速写的?看罗丹的速写,心儿提到喉咙尖。看李可染的速写,耳根直发热。看叶浅予的速写...
杨之光谈美术界乱象:炒作是艺术界的不正之风2015-02-16
画家要往深处走,把生命画出来 时间:2月8日 地点:祈福新村 采访名家:杨之光 策划:李世云 记者:韩帮文 跨过这个年关,杨之光的年岁就八十有六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一代人物画大家饱经人世的风霜,感喟自然良多。对岁月的切肤感受,对恩师的深切怀念,对艺术教育的深刻反思,对年轻后辈的殷切希望……老人家的思维依然清晰,温暖的情愫在晌午的谈话里慢慢流淌。 华而不实、新而不深是艺术界普遍毛病 收藏周刊:对于现在年轻艺术家的成长与创作,您作为前辈,能否提供一些建议? 杨之光:要尽可能接触、深入生活,最大化发掘、表现生活的美。电影《李双双》是一部好作品,是表现农民性...
从杨之光作品看现实主义的类型学2013-09-04
《一辈子第一回》是杨之光先生创作于1954年的彩墨[1]人物画,此画以当年的全民普选这一重大事件为题材,成为一幅以传统形式表达宏大现实生活的成功作品。纵观杨之光先生漫长的创作经历,《一辈子第一回》虽然并不能算是他的最佳作品,但是,作为杨之光的成名作,以及它被公认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新人物画的开山之作的地位来看[2]。个人角度的“成名作”与历史角度的“开山之作”正好显示了一种相关性,它为我们研究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一种类型学上的参照。所以,本文打算就此幅作品为中心来分析和讨论如下几个问题:50年代初期彩墨画的基本处境是什么?杨之光先生...
国家级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奖”近日在京举行(图)2013-03-05
广州美院教授杨之光: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很愧疚!(组图...2015-02-16
杨之光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尘世的热闹,杨之光目前的生活简单朴实。他说,平日粗茶淡饭挺好,白粥里放点青菜,就很可口;如果能再加点鱼滑, 那就更美味了。每天上午,他会写写书法,看看报纸。电视基本少看,要看就看央视新闻频道。“还得了解国家大事,思考不能停。”他诚恳地表示,他还想再使点劲为国家服务,为社会再多做一些贡献。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恩师徐悲鸿简介杨之光1930年生,著名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我的艺术成就在于勤奋和努力收藏周刊:又到年关了,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您对岁月有何感受?杨之光:年龄不饶人。85岁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一道坎儿。今年我刚好85岁,但我跨过了这道坎...
杨韬:顽石点了一次头(组图)2016-06-15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杨韬的自然之道 从20世纪的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到当代村上隆的太阳花,对于艺术家而言,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时刻往往是顿悟自然之道时,难得而又短暂的灵感勃发时刻。 在更广阔的维度中,大自然才是是真正的艺术家和诗人,“上帝的神秘作坊”里发生的如星般闪耀的时刻,永远散射着光辉。 自诞生起,人类便持之以恒地用不同方式描绘时代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或是纵身探问弥漫在青草翠竹的“道”中,甚至不惜化身理想的操纵杆,投入到不朽的讲述中,以不同艺术形式表现。&...
丹心秀笔——国画大师杨之光给韩家鳌教授的来信曝光(组图)2015-11-24
由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上海晏子轩艺术研展中心主办,上海美兰湖国际美术馆承办,中华青少年艺术发展联合会、北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杨之光美术中心联合协办的梦萦故里——韩家鳌书法展于2015年10月在上海美兰湖国际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韩家鳌教授在阔别故里数十载后,首次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展,此次共展出他近几年创作的楷、行、隶、篆、草五大书体作品共100余幅,堪称精彩纷呈。来参会的嘉宾和观众一定会注意到,此次展览与其它展览最为不同是展览前言,内容是一封国画大师杨之光教授两年前写给韩家鳌教授的来信。信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两位教育家对国家的贡献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军旅题材作品在今天也可以很当代(组图)2014-07-16
军旅题材作品在今天也可以很当代 邓永秀《英雄传说》 杨之光军旅人物画是那个时代的写真 以人物画享誉全国的杨之光,亦被评论界认为是一位“与时代同行”的艺术大家。20世纪50年代中央美院毕业后至80年代初,是杨之光以肖像人物画为主的时期,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气质鲜明、性格突出的各行各业、多个少数民族的工农兵、文化艺术界知识分子等栩栩如生的劳动者形象,取得了令全国美术界瞩目的成就。王坚告诉我们,从展示的这些作品来看,早期的杨之光受西画影响较大,画面中强调光线来源...
杨波:一个家具达人的收藏三味(组图)2014-05-20
艺术品办身份证难度不小是否有意义2013-07-29
近日,北京市文化局批复北京雅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为北京艺术品鉴定试点单位。被指定为试点后,雅昌艺术网正式推出了“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而非指定鉴定试点单位的北京保利也在其后不久宣布要建立艺术品鉴定备案数据库。那么,鉴证备案这一“打假”新招对推动艺术品市场去伪存真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有没有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图/记者江粤军 艺术家鉴定家齐上阵 因为“微博打假”而备受关注的广东著名国画家杨之光,是“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中第一位“吃螃蟹”的艺术家。具...
诗意园林——品读杨挺工笔山水画2009-08-11
绿野浓荫掩映着溪桥村舍,烟云初起处,宛若春风惊鸿,撩人情怀,引人向往。同福建画院副院长杨挺交谈,再认真研读他的画作,深深地感受到他是在执着地以全新的视角去探索研究山水画的新表现力,努力寻找恰当的语汇符号和艺术形式来构建自己的山水体系。 杨挺的画给人以视觉震撼,首先在于用色之妙。银灰色调在画家笔下是很难把握的,但杨挺却反其道而行之,把灰色调出了层次,画出了趣...
艺术家鸥洋:艺术造假也是一种强奸2013-03-19
艺术家怒斥造假 鸥洋:艺术造假也是一种强奸2013-03-19
3月14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中国艺术界遭‘造假’困扰”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活动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主持,参加活动的有著名画家杨之光、鸥洋及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见、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吴杨波,还有包括艺术市场经营者、法律界和媒体界人士等多位专家学者,他们从学术、市场、法律等多个角度共同揭开当下“造假”频发的背后的原因。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艺术造假也是一种强奸 吴杨波: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中国艺术界的...
《暨云水间杨松寿绘画作品展》将在上海开幕2016-04-15
暮春之际,草木盎然,甲乙美术馆在丙申年将迎来海峡彼岸的“云光水色”,而这超然物外的人间天境,正是来自台湾著名画家杨松寿先生的妙笔。此次云水间·杨松寿绘画作品展,将为大陆友人呈现画家水墨泼彩的写意新风,领略传承与创新交融中的水墨新境界,展览将于2016年4月16日正式开幕。画展之为“云水间”,不仅因为杨松寿先生所绘的天光云影题材,更因云水之间承载着天人合一的超然感应。云、水、山、色,这些有形而无形之物,在松寿先生青绿黑白的点、染,皴,泼之间竟流动气化起来。云水间时而袅袅生烟,时而溪流潺潺,时而如云烟缭绕,时而又拨云见天。如临幻妙之境,让人浮想联翩。松寿先生的云水间是他心内心外互为一体的呈现。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