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宋徽宗想要的“千里江山”究竟是什么(组图)

宋徽宗想要的“千里江山”究竟是什么(组图)

2017-10-17 08:29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牛克诚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溥光跋

再说到溥光的跋“予自志学之岁,获睹此卷,迄今已近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为不妄云。”

跋文里有一句“丹青小景”,这就有问题了,12米的长卷居然是一个丹青小景,这也给我们今天来讨论跋文与画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缝隙。按照我们今天对于小景的定义,一定是一个小幅的作品,但是中国语言是有一个流变的过程,有很多古代的意义在今天某种程度被保存,某种程度被改变,某种程度就不存在了。

画史中所谓“小景”有三种含义。一是以惠崇、赵士雷、赵大年等创作的作品为代表的江南小景,为题材的含义; “小景”的第二义指近景或截景,为构图的含义,与尺幅无关; “小景”的第三义是小幅,为尺幅的含义。

因此,溥光跋文提到的“丹青小景”,就可理解为第一个含义,是江南小景的题材表现。

在牛克诚看来,当我们把《千里江山图》放置在从五代北宋至明清时期积色勾皴体山水画的发展谱系中考察,它就处在这个绘画语言脉络中以“北宋”为标志的时空坐标上,因为,我们在该作品中看到了古代青绿山水传承链环中属于北宋时期的语言特征。我们或可将这些特征概括为:繁皴、厚色、细染、精画,以及生态。这也就意味着,在它之后,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就大体上向着疏皴、薄色、粗染、简画、熟弄的方向发展了。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