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陶瓷印古今之变(组图)

陶瓷印古今之变(组图)

2018-06-26 10:55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现场展出瓷印形制及印面

现场展出瓷印形制及印面

陶瓷印不只是材质之变

今日时代,物流产业化、信息智能化,不论是瓷业发达地区,还是普通爱好者,瓷印制作都成为十分方便的一件事。丰富的陶泥、瓷泥、釉料,以及不同的创作工具和烧制方式,为陶瓷印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此,当代陶瓷印人如雨后春笋,更多的学者、艺术家参与到关于陶瓷印的艺术活动中,促进了当代陶瓷印艺术的发展。

关于此次陶瓷展的创作尝试及成果展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长魏广君表示:“今天的陶瓷印就创作而言,将在石头上运用的刀法与字法原封不动地挪移到软质的陶土之上是不够的。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环境所诱发的情绪应该有所不同,精神焕发出的新款样式会使我们内心感动。另外,在陶瓷印相对软性的材料上的刻制对以刀为笔的创作者而言更便于抒发情感。在陶泥上创作时应该留存即时的、随性的划痕,而无须用自己惯常的印面语言。受材质硬度的不同影响,石质印刻在用刀的适情上是有所规矩的,但是在陶土上这种规定性就会削弱很多。另外,在石面上刻制巨型印作,费时费力费工,有时还未必能达到满意的印面效果,所以陶瓷印篆刻可多做些巨型印,刻画便宜并有烧制后的意外效果。大体格的印也适合现在的展览形式,作为作品的印面,其扩张力会有很大增长,这不仅是指单纯的所谓视觉冲击力,也能将作者的能力充分体现出来,从而使陶瓷印的魅力增加。”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