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从成化斗彩鸡缸杯说起 历代斗彩仿品特征(组图)

从成化斗彩鸡缸杯说起 历代斗彩仿品特征(组图)

2018-08-23 10:38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5 明成化斗彩团花菊蝶纹盖罐及底书青花“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青花双图

雍正仿成化斗彩团蝶纹小罐

若从斗彩发展和制作工艺看,应首推雍正时期所仿的鸡缸杯,它在成化斗彩制作的基础上,加入了粉彩技法和金彩装饰,从而形成斗彩加金、斗彩加粉的新品种,极大丰富了斗彩艺术表现力。

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中,有两件团蝶纹小罐,可看出明成化和清雍正两个时期斗彩的施彩工艺特征。以成化斗彩小罐(图5)为例,其腹部绘画团蝶花与折枝花卉,肩颈部与足胫处绘落花流水纹饰。施彩工艺以填彩为主(即在青花双勾线中填入彩料),除此之外还辅有覆彩、点彩和染彩等工艺,因此成化斗彩又称作“青花点彩”“青花加彩”“青花填彩”。

这件成化斗彩小罐,虽然极其讲究施彩工艺,但因以五彩平涂为主,色调略显浓重,画面缺乏层次感,故后人评其所绘人物“四季一件衣”,花卉山石无“阴阳向背之分”。此罐釉面描绘以写意为主,细部处理不甚讲究,添彩常溢出青花双勾线。从此器可看出成化斗彩的色彩极富特色,如蝴蝶身上所覆绘的紫色,因釉面厚重缺少光泽,称作“差紫”也写作“姹紫”,这是在成化斗彩上才能出现的色彩,其他时代难以模仿,成为成化斗彩断代依据之一。除“差紫”外成化斗彩上的红色鲜红如血;绿色有如初生秧草;黄色娇嫩透亮;葡萄紫、赭紫等多种紫色,也运用得非常成功,后人评其着色特点:“鲜红淡抹绿闪黄,差紫浓厚却无光”。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