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诚实”——油画作品展即将在京开幕(组图)2012-12-20
从1964东京奥运会看日本建筑与设计(组图)2020-08-20
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现在东京正在举办奥运会。如今,这场盛事被推迟至2021年,而在此之前,会徽被指抄袭以及主场馆的设计波折已经为其蒙上了阴影。与之相比,1964年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为整个日本带来了显著的积极改变。回顾1964年,那是东京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从建筑与海报设计,到城市基础设施的革新,这场奥运会见证了东京在从一座被炸弹轰炸的废墟到超级现代大都市的转变。对于战后的日本而言,当年的奥运会将日本重新介绍给了世界。按之前时间算,东京夏季奥运会原本已过半程,这场综合性运动会本将聚集世界上最优秀的赛跑、跳高、举重运动员,还将首次迎来滑板运动员。不过,最让人兴奋的盛事是手球。东京国立代代木竞技场这并不...
人民日报: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图)2012-12-10
石湾陶艺今年发力各大拍卖场(图)2015-06-29
潘柏林作品《长眉罗汉》。石湾陶艺今年发力各大拍卖场 业内人士认为这项岭南艺术价值被低估近日,一件出自佛山廖洪标大师之手的“济公饮酒”石湾陶艺作品,在北京保利春拍现场以168万元成交,拍出当代陶艺作品的最高价。久负盛名却被 冷落多时的岭南优秀艺术石湾陶艺,近两年来发力走出岭南,走向全国,走向国际市场。记者获悉,今年石湾精品陶艺将密集走上国内部分大拍卖场,其中广东省拍 卖行公司将于7月5日举办石湾陶艺拍卖专场;接下来,石湾陶艺还将出击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拍卖会。此外,“窑望石湾——陶艺名家精品全国巡展”将陆续进入 国内外各大城市巡展,这些都将使更多人零距离感受到石湾陶艺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将使更...
九大国家重点美术馆这五年(图)2015-09-28
中国美术馆9月21日,文化部正式发布了关于第二批国家重点美术馆名单的公示。大家不禁想问:在2011年挂牌的9家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近5年来情况如何?2008年,文化部颁布《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办法》及相关标准,正式启动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这是文化部在新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形势下着眼美术馆专业性 建设,特别是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14年,文化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美术馆发展的实际情况,修订并颁布了《全国重点美术馆 评估办法》(修订稿),并正式启动了第二次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工作。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至9月,文化部成立的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委员会在开展第二次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的...
吴树:从文物黑客到政治明星2012-06-20
全民收藏运动聚集了数千万富人与穷人。“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一轮旷世聚赌,必然会造就一部分社会新富。随着经济地位发生的巨变,为了稳固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开始着手寻找政治代言人,与权力结盟,进而获得更大的社会话语权,以源源不断地攫取和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 本节故事里的所有人物都是我在暗访中结识的朋友,他们同意我真实地描述他们的故事,但不允许我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地名。 “就为你们举办一次化妆舞会吧!”我开玩笑说。 “那个时代没有化妆舞会,可这几十年我的确像前后经历了两个梦——穷得穿不上衣、吃不饱饭,富得数...
动漫文创让文物活起来 汪涵变汪小涵穿越回汉代(组图)2015-05-13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萌萌哒的动态《雍正行乐图》今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博物馆条例》,其中“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的条款,无疑是给博物馆的文创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这一条款对于走入发展瓶颈期的中国动漫业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利好”。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动漫元素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产业特点的不同以及体制机制等原因,动漫与博物馆的融合仍不充分。当动漫遇见文物,当历史碰撞时尚,将会创造怎样的产业奇迹?动漫业和博物馆业融合面临哪些困难?如何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日前,在光明日报和...
翁同龢后人捐赠画作 9月首次展出(组图)2019-08-16
9月10日至10月7日,“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将呈现翁同龢五世孙翁万戈捐赠上博的三幅珍品,分别为明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清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以及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这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翁氏六代家藏书画文物中最为重要的其中三件。2018年12月报道的翁同龢后人翁万戈先后两次向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捐赠180多件古代书画及家藏文物,曾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与争议。上海博物馆关于此次展览的海报翁氏家族第六代传承人翁万戈先生,原名翁兴庆,翁同龢五世孙,美籍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书画鉴藏家。他1918年生于上海,20岁从上海离开赴美留学,之后定居美国,家族的...
翁同龢后人捐赠画作 9月首次展出(组图)2019-08-16
9月10日至10月7日,“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将呈现翁同龢五世孙翁万戈捐赠上博的三幅珍品,分别为明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清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以及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这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翁氏六代家藏书画文物中最为重要的其中三件。2018年12月报道的翁同龢后人翁万戈先后两次向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捐赠180多件古代书画及家藏文物,曾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与争议。上海博物馆关于此次展览的海报翁氏家族第六代传承人翁万戈先生,原名翁兴庆,翁同龢五世孙,美籍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书画鉴藏家。他1918年生于上海,20岁从上海离开赴美留学,之后定居美国,家族的...
尹维新冰竹画展暨华夏文化与崇贤经典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组图...2019-12-10
2019年12月7日,“清风正气——尹维新冰竹画展暨华夏文化与崇贤经典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朗润崇贤和崇贤馆承办,北京启明信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协办,并获得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北广传媒数字电视、EMBA国际联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校友部鼎力支持。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巴拿马驻华大使馆大使莱昂纳多·甘,原中国驻丹麦王国大使刘碧伟,多米尼加共和国使馆代办卡里诺·冈萨雷斯,原解放军审计署审计长、桑梓助学基金会理事长苏庆玉,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院长张道诚,中国人民大学历...
“无界”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亮相德国柏林(组图)2013-12-01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致欢迎辞 “无界: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于11月13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CYAP)联合主办。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董俊新发表致辞 开幕式上,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先生首先致欢迎辞,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意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董俊新先生致开幕辞,他表示,艺术交流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能促进两国人民在深层次的了解和互信。 ...
红博馆被指拖欠房租撤出玉泉营(组图)2016-06-16
“这儿没红博馆了。” 6月14日,记者记者探访红博馆玉泉营店时,一位身着黑色特勤服、胳膊上缚着“维稳”红袖章的保安人员告诉记者。 红博馆牌子被摘除 红博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红木家具卖场,也是高端中式文化消费场所。汇聚了精品红木家具与古玩珍宝,是北京具特色的高端文化产业集中地。 被指拖欠房租而被大房东草桥实业勒令撤场的红博馆玉泉营店,在一个星期的限期结束之后,未能达成和解协议,被草桥实业摘去了招牌。“就算草桥实 业不给红博馆摘牌,我们也会主动摘牌,玉泉营这个地方经过这场风波,我们实在是经营不下去了,不如...
越后妻有效应:公共艺术在全球带动了哪些地区复兴(图)2018-08-31
草间弥生作品《花开妻有》,图片来源: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每年夏季都是艺术界博览会和双年展喘息的时段。然而,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和欧洲多地艺术节项目的举办使艺术得以走出展厅之外,在城市、乡村和自然景观中栖身。人们也得以换下正装,踏上适于跋涉的鞋履,去寻访这些“公共艺术”的目的地。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公共的艺术,也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公共空间里的艺术,或是面向公共的艺术,抑或是探讨公共和艺术关系的艺术。在艺术史的维度里,公共艺术依旧是一种新兴的当代艺术形式,并无统一定义和固定模式,但在世界各大城市和乡村艺术活动中方兴未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开始超越艺术界,成为公共领域中的事件,甚至与城市...
2013年度媒体关注的十大陶瓷艺术家在京揭晓(图)2013-12-26
影响中国2013年度媒体关注的十大陶艺家及颁奖嘉宾 2013中国企业领袖与媒体领袖年会近日在北京由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宣布开幕,大会揭晓了广受关注的“影响中国2013年度媒体关注的十大陶瓷艺术家”。获得荣誉的分别是(按年龄大小排序):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国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声贵、古彩大家方复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钟莲生教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舒立洪、中青年陶瓷艺术领军人物龚循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勤征、景德镇陶瓷学院吕金泉教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亚林,他们是中国艺术陶瓷界老中青三代的杰出代表。为他们颁奖的是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中国...
(组图)国保文物南朝萧宏墓石刻不翼而飞2014-09-02
高松拍摄的残碎西辟邪石刻 “去年,我去看,南朝萧宏墓石刻原本露出地表的(残碎)西辟邪还在,今年再去就没有了。”昨天,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在电话那头说:“希望江南时报能帮忙搞搞清楚,"国保"文物究竟去哪了?” 位于仙林大学城东面的梁临川靖惠王墓前石刻(公元526年)—萧宏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巍然屹立在南京15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处国保堪称命运多舛,而南京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处理方式也亟待更加透明公开。 加了“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