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须静观止 品读苏州潘氏祖孙三代的鉴藏(组图)

须静观止 品读苏州潘氏祖孙三代的鉴藏(组图)

2020-01-14 18:01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黄玢,《秀野草堂图咏卷》,上海图书馆藏

明人书法,潘氏父子尤推重董其昌,书亦类之。其自藏王鏊《自书诗词》卷可算作个中逸品,潘奕隽曾三题其尾。亲家陆恭投其所好,乃以董氏行书《自作七言律诗三首》卷赠之。此卷前潘奕隽大字题“华亭妙品”四字,尾并有跋:

文敏书晚年参用颜清臣、徐季海、李北海法,初年纯用右军,偶参襄阳笔意。此为初年之作。嘉庆丁卯,谨庭携以见赠,因识。奕隽。

“烟云四合”展中,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书《先世告身》册前护页亦有潘奕隽题“华亭墨宝”四字。潘氏自蓄一卷,自言乃董书之白眉,即苏州博物馆藏《为高悬圃临古帖》卷。此卷凡七段,计临钟繇、王羲之、褚遂良、欧阳询、李邕、颜真卿、杨凝式、苏轼、米芾等九家十八帖,清初为高士奇所藏,旧由八段拼接而成。据康熙五十二年(1713)其孙高岱称,此卷曾借人,归还时发现其中一段及高士奇跋一节被割去,以致残缺,惩于此,之后不再外借。卷后潘奕隽题云:

思翁常云,襄阳少时不能自立家,专事临摹帖,人谓之集古字。有规之者曰:须得势乃能传,非用功深不能得势。今观此卷,知思翁之于古人临池之功深矣。偶过友人斋头,见所书《阿房宫》,小楷精妙殊甚,然恐是小年作。是卷所临,皆深入前贤堂奥,当是中年杰作,可宝也。

时在嘉庆十五年(1810)四月,距他在钱泳家见赵孟頫《南谷帖》不过两月。《为高悬圃临古帖》卷后有光绪三年(1877)六月,潘遵祁题记,可见其祖对此卷之珍爱与宝视:

余年十余岁,见大父临摹此卷,常置案头,护如头目。偶展于仿纸上,墨未干,印一“霄”字于背,惋惜久之。时方以重直得之,叹为文敏生平第一杰作。秘阁所藏董卷,亦以此为第一至宝。愉快之色,至今仿佛在目。卷中跋语作于嘉庆庚午,余年才三龄,此卷固犹在他人手也。自膺大故,保护手泽几乎五十年,今余已七十矣。

正因祖父对之喜爱有加,潘遵祁将家藏宋元人书简、扬补之《四梅图》、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唐寅《黄茅小景图》卷等悉数售去时,仍保留此卷,传之子孙,最后由其孙潘慎明捐存苏州博物馆。

潘奕隽深通画理,乾隆三十二年(1767)养疴闭关永定禅院期间,与翟大坤讲习六法。后与王宸、罗聘、改琦、夏翚等画家颇多交往。乾隆三十八年(1773)春,好友罗聘在京曾为潘氏画《墨兰》册,其本人喜兰,亦善作兰花,曾绘横卷赠之改琦、沈恕等。乾隆五十九年(1794)五月,潘氏从陆氏松下清斋获观明末顾眉、范珏《丛兰图》卷,并题云:

右顾横波、范双玉《墨兰》各二幅,吾友谨庭既重装成帙,复命予题其尾。予惟旧院风流,人艳称之,而遭际之盛,无如眉生。双玉一秦淮女子,而渔洋尚书至形诸诗篇,必之范云,则其才调之美,固不独能画兰而已,何旧院之多才耶!避暑闭门,盆兰绕榻,展阅数次,屏间纸上香气拂拂,沁入心肺,濡翰题讫,归之谨庭,殊惘惘也。

此卷后经吴云二百兰亭斋,归顾氏过云楼。潘氏自藏之物内,明陈元素(古白)所作《墨兰图》见于《潘氏三松堂书画记》者就有三件之多,其一系其岳父史明炯旧藏,由妻子史氏携来者。三件之外,苏州博物馆藏有一卷潘氏后人捐赠之陈元素、刘原起、钱允治等人合作《幽谷生香图》,亦是其家传墨兰集锦之作。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