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忆廖炯模:一个老师过剩的时代 唯独缺少先生(组图)

忆廖炯模:一个老师过剩的时代 唯独缺少先生(组图)

2020-02-21 11:25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姜建忠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廖炯模 《五彩缤纷》布面油画 1994

廖炯模《百年大树》 纸本水粉 1982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何去何从?前景未卜。我有过彷徨,有过挫折。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三个贵人相助过我,其中一位就是廖炯模先生!1985年9月我离开北京总政歌舞团前来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报到,面对这既向往又陌生的艺术殿堂内心是忐忑和复杂的。记得,报到那天一位慈祥的长者,微笑着站在油画系办公室门口迎接我,他的手特别有力量,正是那双有力的大手和和蔼的笑容使我紧张的心情瞬间松弛了。

事后有人告诉我,对我来任教也是有过争议的,因为当时我的油画作品并不是很多,主要是舞台设计、速写和连环画。但是廖先生以他敏锐的艺术嗅觉在我的速写造型和连环画的线条中判断出我的潜力,给我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以后我在油画上的点滴进步与发展廖先生总是给我鼓励与首肯。1988年当我获得上海市第二届青年美展油画大奖时,记得廖先生在办公室与我有过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他有长者风范,亲切、平等,有艺术判断力,他视年轻人的进步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一样由衷地高兴,在与他的交往中我读懂了许多。

绘画的魅力在技术上的锤炼固然重要,但是人性、精神与心灵的东西却是更重要的。那是绘画艺术的软实力,是触及、抚慰、感动人心的根本所在。艺术不是说教,不是战斗的武器,也不是炫技,是感染和抚慰人心的一贴良药。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