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包豪斯学院”(组图)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包豪斯学院”(组图)

2020-09-08 09:10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奥斯卡·施莱默的雕塑《怪诞 II》

奥斯卡·施莱默的油画加彩色铅笔作品《窗图III:有位站立的女子的起居室》

日记

一九二二年九月

芭蕾!舞蹈的基本形式,祭仪之魂的舞蹈和审美的哑剧,两者中芭蕾是后者。前者的特点是赤身裸体,后者则被服装遮裹。(在两者之间可以发现属于当今芭蕾舞者的不足与不安,那不彻底的姿态使他们既回避服装,又回避裸体)……裸体的神殿,我们无法拥有的神殿,它呼唤美好的身体,而这美好之躯与塑造它们的精神一样罕见。可服装就很适合剧场,尽管剧场如今仍然还是一个或多或少有意识地“制造”或“表演”某件事的地方——这一点与它的真正使命背离。剧场,这个表象的世界,一旦它试图逼近真实就在自掘坟墓。哑剧也同样,它忘记了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人工味儿。 任何艺术的媒介都是人工的,任何艺术都是从对自身媒介的认识和接受中获益。海因里希·克莱斯特[Heinrich Kleist]的文章《论木偶》[Uber das Marionettentheater]很有说服力地提到这种人为之物, 就像E. T. A. 霍夫曼[E. T. A. Hoffmann]在《幻想篇》[Phantasiestücke](完美的机器人,自动装置)中所做的那样。当卓别林将彻底的非人性与艺术的完美等同起来时,他表演出奇迹。

生活已经因为机器和某种在我们的感知上不可能忽视的技术,变得如此机器化,它让我们都强烈地意识到作为一部机器的人,以及作为一种机制的身体。在艺术中,尤其在绘画中,我们看到对一切创造力的根源和源泉的探索,这种探索产生于传统绘画在过度精致化之后的彻底失败。现代艺术家渴望重新获得最初的、原始的冲动,一方面他们意识到未受过教育的人——非洲人、农民、儿童与疯子——的艺术形式中有种无意识的不可分析的元素;另一方面,他们在相对论带来的新的数学中发现了一个相反的极端。这两种意识模式——人作为机器的感知和人对创造力的深刻洞见——都是同一种渴望的症状。 对综合的渴望控制着当今艺术,召唤建筑来整合分散的各个领域。这种渴望也迫切需要剧场,因为剧场给出总体艺术的许诺。是的,9月4日我们大有希望实现这一目标,尽管是用替代材料:如果拿石料与钢材进行建造成了空想,那就用帆布与纸板去建造。

如今,剧场舞蹈能够提供复兴的起点。不像歌剧与戏剧那样背负传统,不必屈从于语词、语调和姿势, 它是一种自由的形式,注定会在我们的感知中渐渐留下全新的印象:乔装的,以及——尤为重要的是——静默的。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