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齐白石“真”在何处(组图)

齐白石“真”在何处(组图)

2020-11-26 09:13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林佳斌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b8t4_b

《洞庭君山》(借山图之四) 1910年

b8t1_b

《华岳三峰》(借山图之十三) 1910年

齐白石性格之“真”,他不管是成名前后,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谈钱。齐白石最早的润格是1902年樊樊山给他定的篆刻润例:“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这张润格在远游十年中一直使用;此后还有吴昌硕为他定的润格: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定居北京后,齐白石多自定润格,在他客厅里长期挂着1920年写的一张告白:“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同年还有一张告白:“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除十日。”

据学者罗家伦回忆,当时他与好友等人拜访白石老人时,一进大门就看见屏门上贴着画的润格,进客厅后又看到润格贴在墙上,心中颇有反感,以为风雅的画家何至于此。但当了解了齐白石从童年放牛娃一路坎坷努力的经历,会明白这种“率真”和“坦荡”其实也是他作为一位农民“耕一分地获一分利”的天然态度。

尽管如此,齐白石也有着自己非常坚持的、不为金钱放弃的艺术追求与价值标准。初到北京,还租住在法源寺时候,齐白石就写过这样一个告白:“作画刻印,只可任意为之,不敢应人示……作画不为者: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刻印不为者: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石丑不刻,偶然戏索者不刻。贪画者不归纸,贪印者不归石,明语奉告。”

物象“真”意

齐白石曾刊刻一枚小章,曰“此中有真味”。齐白石对于艺术之“真”,恰恰是其追求艺术之路上的一个永恒信念。齐白石的“真”,既有工笔草虫那种细致入微的写实到极致的“尽精微”的真实,也有“似与不似之间”妙笔写意。

早年的齐白石曾创作过非常写实的作品,如《胡沁园》像,其观察之细腻,人物形象骨骼肌肉描绘得极为准确,甚至用碳粉皴擦出了明暗的立体效果感。这种追求到极致的“真实”,是齐白石早年创作中的一个持续不长的尝试。在此后开始转向学习八大山人冷逸的大写意风格,直至后来的“衰年变法”,将平民趣味与文人意识进行结合,把笔、墨、色、水等形式巧妙融合,“扫除凡格,自称家法”,所绘之物皆形全神足。齐白石有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在作品《群雏图》里,齐白石也在画中题跋写道,“不似之似乃真是”,这种“真”与“美”的结合,是齐白石对艺术形象特征的精辟概括。

我们在《雏鸡小鱼》一图中,可看到齐白石总结的其对于中国艺术形神观看法的心得:“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白石老人指出,在艺术创作里要不管是“写生”还是“写意”,皆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研磨,取物象之真,得超凡之趣。只注重“似”或者只关注“神”,都不能达到最终“神形俱见”的效果。

可以说,齐白石的“真”,不同于古希腊文化中那种建立于真理之上的理性精神,而是一种源自生活真趣与精神情感的内在和谐,是其内心力量与手中笔墨在画面上达成的一种确切呈现,也是源自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形神观的终极体现。但是,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皆坚持着对万物真理的永恒追求与不懈思索。就如同齐白石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之路,以中式哲学的思辨之道,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生命的真实。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