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古往今来话玉器(组图)

古往今来话玉器(组图)

2020-11-27 09:35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李学朴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玉一直是华夏人民所喜爱的珍宝之一。它不但是权力、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情操、道德的化身。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有“玉是精神难比洁”之描述。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把玉看得十分神圣和尊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就作为国家的重器而使用。到了周代,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当时对玉器的颜色、形状都有严格的规定:如只有天子用的圭,才可以在中央穿孔;用来礼天的璧,规定要用苍玉;礼地用的琮,要用黄玉;用以礼南方的璋,要用赤玉……

20201111c1001_副本

战国至西汉早期玉镂空龙纹环

古时玉的价值,在黄金之上。“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秦代以前,国玺是以金银制作的。而“完璧归赵”中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来为秦始皇所得,用于制皇印,成为秦至晋的传国之宝;晋以后,这颗皇印失传了,但之后的历代帝王仍沿用其他玉玺进行代替。古代封禅用的文书,刻在玉上,称之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为玉节。

“古人贵玉,兼贵其声。”古乐器有玉磬、玉笛、玉篁、玉箫等。春秋时即开采的安徽灵璧玉,最早就是制作玉磬用的。

因为玉致密坚硬,滑润光洁,晶莹可爱,因此,古人将玉的优良特性,加以人格化、神圣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并有“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直到近代,都还有人认为玉能祈福、治病和辟邪。

明清以后,玉器的制作有了重大发展,其使用日益渗入到上层人物的衣食住行之中:衣帽冠发有各种佩件、饰物,食有玉盏、玉杯等,住有玉嵌壁饰、桌案饰等,车马轿也有各种玉饰。至于玉瓶、花薰等桌几上的陈列品,以及玉如意、坠子等各种手中玩物,更是千色万种,不胜枚举。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