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新印象派艺术家保罗·西涅克的“调色板”(组图)

新印象派艺术家保罗·西涅克的“调色板”(组图)

2021-05-11 13:59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新印象派艺术家 保罗·西涅克作品分析

教皇宫殿,阿维尼翁(1900)

值得一提的是,色彩的互补关系是由德拉克洛瓦首次提出并在作品中探索的。他不仅运用色彩的对比规律创作出符合视觉规律的和谐形象,还善于借助对比色突出重点形象,表现情感效果。西涅克将这种做法运用在自己的绘画中,从他1895年的作品《Red-Buoy》中,可以看到画面前景中海水醇厚的蓝色与水上漂浮物艳丽厚重的红色所形成的对比、水波的蓝色与反光高纯度的橙色,以及远景中蓝色的天空与橘红色的屋顶形成的梦境似的反差。在这幅画中,西涅克不再局限于用新印象派的色彩规律构建客观景象,而是将之用于情感的抒发。

尽管新印象主义的基本色彩理念是纯色的并置,但是西涅克并不完全排斥之前绘画奉行的“调色板”上的中间色。在他于1883年完成的作品《Port_en_Bessin 》中,西涅克使用了长条状的笔触,并且没有刻意地分割色彩,不仅大量使用了颜料直接混合而产生的中间色,而且可见笔触与笔触间的混合。从这一点上看,这幅作品还没有彻底地革新批判之前的绘画理论。

西涅克的笔触变化丰富,不仅有点状、长条状,还有面状。点有圆点、长点、小方点。笔触的颜料有厚有薄,行笔有快有慢。从作品中看,西涅克将点彩法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不排斥其他手段的运用,例如大色块的平涂,画布底色的衬托。在《Boulevard_de_Clichy》(1886)中,西涅克描绘了一幅街道雪景。厚薄不均的白色系颜料涂覆在未做底子的画布上,产生了透明度的变化,而画布的经纬线使笔触产生了不规则的变化,呈现出写意性的雪景效果。屋顶、路灯罩、门檐上厚厚的积雪直接使用厚颜料平涂堆叠,不局限于点彩,显示了笔触的丰富性。

对于笔触是否应该存在,西涅克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笔触只是表达思想的手法之一,古典主义大师对于笔触的竭力规避并不能使作品更加贴近自然。换言之,笔触是可以且应该存在的。他的作品中某些笔触的运用可以在其他画家的作品中找到相似之处,例如《Paul_Signac_Palais_des_Papes_Avignon》使用了多个小点的排列,暗示云彩的卷曲涌动。这与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星空》完美契合。

总的来说,新印象主义大师西涅克的作品是色彩分割理论、色彩运用、笔触运用的完美统一,更不乏情感表现,从中可见对前人的继承、对后人的影响。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