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刘书军:用画笔记录伟人岁月(图)

刘书军:用画笔记录伟人岁月(图)

2013-12-27 10:23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毛主席考察东郊公社260厘米×390厘米 
毛主席考察东郊公社260厘米×390厘米

12月26日,在济南举办的“江山如此多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书画创作展”上,山东省内外诸多书画名家以毛泽东诗词意境、生平事迹为创作对象,以富有感染力的笔墨语言,力求准确地营造出伟人的点滴事迹及思想情感。展厅里,栩栩如生的大幅画面,或浓缩一段特殊历史,或定格一个特定时刻,以不同的视觉方式,向观众呈现出伟人的风云岁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激荡。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刘书军表示,他们是受毛泽东同志影响很深的一代,此次参展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孩提时代梦想的重温。

 

 

记者:在您的参展作品《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中,您塑造了高大、伟岸的毛主席形象,在他背后,是奔腾汹涌的黄河。画面中您浓缩、定格的是毛泽东一生中的哪个瞬间?想传达给观者怎样的信息,具体是以怎样的笔墨语言表现的?

刘书军:黄河奔腾不息,绵延万里,是我们的母亲河。但由于疏于管理、开发不善,她也成为沿河省份的一条“害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首次视察黄河,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要求政府兴建水利工程,做好防洪工作,防止沿河百姓再受河水泛滥之苦,使黄河真正成为一条为人民谋福利的河流。主席心中装有人民,要为百姓办好事,因此,历朝历代棘手的治河难题,成为新中国的重要工作。有感于此,我创作了这幅作品。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考虑到主席沿着黄河岸边诸省考察,不畏风吹日晒,便以雕塑的手法表现主席的伟岸形象,形象刻画呈献给观者以铜像之感。与此同时,画面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滔滔大河为背景,以泼彩、泼墨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彰显大开大合的气势。人物刻画采取线、面结合的方法,大风掀起了主席的衣角,吹乱了几丝头发,这些“动”与主席本身稳若泰山的“静”形成对比,增强了感染力。这样的渲染使整幅画面富有浪漫气息,表现出一代伟人毛泽东心怀民生、敢于“改天换地”的气魄。

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批早年投身中国革命的美术家的带领下,许多画家把观察的目光投向领导中国革命的伟人毛泽东身上。傅抱石、潘天寿、石鲁等画家都参与了讴歌伟人事迹的系列创作。其中,石鲁的《转战陕北》,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李琦的《主席走遍全国》,杨之光、欧洋的《激扬文字》等产生了巨大反响。面对前辈大师的力作,您的创作如何突围,如何使人物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刘书军:这些前辈画家是我的榜样。他们在人物画方面走在前列,也是中国在那个阶段人物画的高峰。在创作中,我注重传统的用线用墨,融入素描造型的准确传神,以扎实的造型、稳健的笔墨创作出与时代呼应的作品。但画人物画最重要的是呈现人物的神韵,把人物的内在感觉、精神面貌表达出来,是一项崇高、艰巨的任务。我一直在摸索中前进。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艺术家要用自己的创作体现新的元素。现实主义创作离不开生活本身,艺术同人的生活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根源,完全脱离生活原型的艺术是苍白、空洞的。只有贴近、深入、感悟、挖掘生活中触动内心的人和事,提炼出有特色的典型形象,从构思、草图到创作,反复推敲人物造型,选取最适合画面与创作意图的着眼点,才能表现出人物最灵动的一面。画家的作品最终是要面向大众的,我力争每幅作品先打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我在部队工作、生活了26年,由原来的农民变成战士,后成为宣传文化干部。1972年,我同战友们一起到山东海阳体验生活。作为“地雷战的故乡”,海阳曾涌现出赵守富、于化虎、孙玉敏等英雄。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虽已过去多时,但随着1969年珍宝岛冲突揭开中苏硬性对抗的序幕,老民兵有了“新课题”。在海阳的日子里,我与民兵英雄们同吃同住,村前村后画速写。白天细心观察他们在“广积粮”外如何训练,晚上听他们讲革命传统,抽空为他们画头像,生活得很充实。1973年,以这次生活体验、采访为基础创作的作品《老民兵新课题》(合作)经过层层筛选参加了全国、全军美展,这对我来说是个鼓舞,激发了我在创作中深入生活的自觉性。从那以后,我把采风列入绘画创作的计划中,顺黄河走进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直至新疆;沿着长江上西藏、下四川、进重庆、出湖北……足迹遍布黄河两岸、大江南北。

 

 

记者:不论是《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高峡出平湖》,还是《毛主席在长征途中》、《沁园春·雪》,您都注意通过真实的细节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在形体和透视上准确、写实,在气氛营造上还能让观众体味到画中人当时的心境。在您的新作《毛主席考察东郊公社》中,为保证细节的真实,您做了哪些工作?

刘书军:每张画的创作背后都有个故事。画家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调整想法,选取最典型、最打动人的瞬间,最后用恰当的笔墨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诉说人物的精神世界。画家更像导演,需要从各个角度调度,表面上看画人物很简单,但创作过程其实颇复杂。领袖画系列题

材的创作要求创作者具有历史责任感,带着严谨、扎实的态度,全面、细致地进行历史素材取材,不论是文字的还是影像的,做到广收集、深挖掘、精加工。要弄清楚当时的大环境是怎样的,阶段和目标是什么,一定要准确、扣题。然后根据影像、图片资料揣摩人物的每个动作,哪怕是一件道具、一个眼神都值得精雕细琢。

作为农业、经济、人口和文化大省,毛主席对山东极为重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倾注着他的心血;山东解放战争的胜利凝结着他的智慧;山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汇聚着他的关怀。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至1963年的12年间,毛泽东到山东省视察11次。他为什么会在1959年考察东郊公社?农村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是当时的主旋律,但作为运动的提倡者和推动者,毛泽东对运动中出现的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特点的“左倾”错误有所觉察,所以到基层调查研究,并为中央即将召开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作准备。

毛主席善于俯下身子做调查研究,所以画的名字用了“考察”二字。1959年4月13日,毛泽东来济南视察,了解历城县东郊人民公社大辛庄生产队的麦田管理情况。在这次考察中,他发现了不少问题。4月29日,他给省、地、县、公社、队、小队六级干部写了一篇党内通讯,其中谈到了包产、密植、节粮等问题,并强调“包产能包多少,就包多少”,能“收获多少,就讲多少”。

9月21日,毛泽东由舒同等当时的省市委领导陪同,到山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视察棉花试验田。这时下起了小雨。毛主席想看看东郊公社秋作物生长情况,当他得知历城县参加县三级干部会议的700多名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还在大辛庄生产队田间等时,毫不犹豫地乘车来到大辛庄生产队,冒雨察看了即将成熟的玉米。至此,毛泽东经过两次座谈听汇报、两次田间地头实地考察,获得了亩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画讲究写意,提倡用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虽然下雨了,但我未用细密的雨丝表示,而是以道具—伞,点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一听到毛主席视察,即使雨再大,不管有没有伞,社员都急匆匆地跑到田间。当时的场景、人物心理都需要反复琢磨。我通过被伞遮住的人群,给了观众一个想象空间,假若你见到了毛主席,你会有怎样的表情和心理?你会跟毛主席说什么?毛主席是伟大领袖,但他也有跟普通人一样的情怀,在他身上汇集的伟大和平凡,也正是这幅画中我对毛主席形象的定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