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油画 > 探究生命的意义 ――何建成的石头世界

探究生命的意义 ――何建成的石头世界

2009-04-14 09:45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何建成在画室


    历来艺术家有三种类型:思考多于实践的一种类型,实践多于思考的另一种类型,以及兼有实践与思考的第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艺术家,各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创作中各有侧重,但都没有离开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只是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自“观念艺术”崛起,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产生唯观念论,似乎一个人只要有了新的观念或新的想法,新的艺术形态和样式会便会自然产生,至于手工技艺那些“形而下”的东西,便变得无足轻重的了。这一推崇观念至上的一派,曾在西方艺坛有极大的影响,也曾波及中国,在80年代中下期一度受到一些青年人的热衷。就在那时,还在广州美术学院就读油画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何建成,对这个问题便有自己的看法。他在我当时任主编的《美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颇有锐气的文章《绘画的语言与观念》,对观念如何转换成绘画,母题对绘画所构成的影响,绘画手段反过来影响观念的表达等诸问题,发表了颇有学理思考的见解。很引人注意的是,这些见解不完全是出于学究式的论证,而在许多方面正像他自己在文章中所说的,是“经过多年的绘画创作实践”得出的看法。这些看法中的基本点是:绘画语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独立性,任何观念都有具体的表现语言,画家的职责是用绘画体现自己的观念。

   自发表那篇论文到今天,己经近二十年时光。何建成的生活与艺术历程发生了不少变化,他一度在美国从事艺术创作,对西方艺术历史和美国的当代艺术有所考察和研究;他也密切关注国内艺术思潮和动向。当然,他勤奋地在画布上劳作、试验,探索和完善自己的绘画语言。当代国内外艺术发展的状况充分说明,试图用观念取代绘画创作的思潮仅仅是一种流行的时尚,是不可能长久的,用人的脑、心和手工协作创造的绘画有永存的价值。这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多年来,他始终按照这个方向在走自己的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早在1987年的毕业创作中,何建成就清楚地表明,他是属于兼有实践与思考这一类型的艺术家。他不满足于在绘画中单纯地展示自己的技巧,而期望诉诸某些思想和观念;他探索在绘画语言的里面包含这些观念,而不是赤裸裸地陈示它们。从那时起,他开始选择自然的石头作为绘画的元素。他的想法是用具体物象作为母题,不脱离传统绘画表现方法,但是尽量减少和避免客观物象的罗列,力求用民族传统绘画“以少胜多”的美学原理来加以表现。如何在静止的、无生命的石头呈现中表达生命的意义,是何建成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何建成对生命的看法染有悲观的色彩,他说:“宇宙万物永远存在,惟有生灵是例外的……生灵就是这样终日耽耽于冥冥幻想,自以为是。这正是生灵的悲哀,看来注定是悲哀的。”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何建成这一观点的价值与意义,就他的艺术创作本身来说,它们具有文化和哲理的意味,而不是仅仅向人们提供视觉的愉悦,是很可贵的。从他的代表作《乾象系列》里可以看出,他是通过石头或石头之间的不同组合,通过不同的色调和环境,来寓示石头是生命的一部分,试图来揭示浩瀚宇宙的奥妙。何建成不想在这些作品中告诉观众他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这并意味上着它们没有内容和含意。他说,“每一块石头如同每一个灵魂仿佛诉说些什么”。他让画面上的具体形态自身说话,与观众进行交流,也让观众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些具体形态除了极少的客观物象—石头以外,就是点、线、面和色彩的组合,以及它们共同形成的特定境界。何建成很讲究色调的运用,但他不刻意追求。下面一段话也许可以反映他的观点:“繁衍着的万物,有的以逻辑始终一生,也有无规无矩自由诞逝。它们有聚有散,形于无形之中。而艺术符号的诞生应该是自然天成,无须刻意求工。”(何建成:《自述》)。因此,他画面上的色彩与色调有的较为单纯,有的则比较丰富,但都很清晰、明确而不繁琐,在把握整体的原则下,有相当的随意成分。

 

 

 

 何建成说:“宇宙空间没有时间,只有变化,绘画同理。”(《自述》)理性思考与创作过程的随意结合,似乎是何建成艺术创作的一大特点。他创作过程中的随意性服从于理性原则和个人情绪两个方面,他审慎和巧妙地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平衡、调节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他懂得,倘若艺术中的理性思考不插上幻想的翅膀,作品便因缺乏感染力而显得苍白。在这点上,何建成的理念与西方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暗合。毋容置疑,他的创作受到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特别是马格里特的一些影响,但是在他的绘画风格是独特的,不仅在题材内容和绘画语言上有自己的个性面貌,而且因吸收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而别具东方特色。

    还有一点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商业化大潮猛烈冲击画坛的今天,何建成以沉潜的心情和虔诚的态度执着于艺术探索,他关注的是自己作品的艺术质量而不是数量。他的画作始终保持着清新、质朴、明朗的格调,不迎合市俗的趣味,这是难能可贵的。

    迷醉在“石头”世界里的何建成还在思考和探索,我们期待着他的新成果。是为序。

    2006年10月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何建成,1957生7月生于广州,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1988年赴美国,现受聘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副教授,美国加州艺术俱乐部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冰彦)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