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拍卖行迎考:如何适合艺术品市场

拍卖行迎考:如何适合艺术品市场

2015-01-08 11:22 文章来源:艺术品鉴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专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树英

  拍卖行业也经常“躺枪”

  记者:这么多年中国的拍卖行业迅猛发展,包括苏富比、佳士得这样的巨头也渐渐地进军内地市场,在这样的时间点出台这样的行业规范,中拍协有什么样的考量?

  欧树英:最近中拍协出台一系列行业规范,其实是时代和行业发展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自1993年中国有了第一家拍卖公司起,至今已20多年过去了。如果从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体系的角度讲,1993年到2003年这十年,基本上是对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法律定位、相关法律框架确立的过程。因为艺术品拍卖涉及到文物,而当时在法律上文物是不可以拍卖的。1997年,《拍卖法》颁布实施。2003年,《文物保护法》《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民间文物有相应的市场以及可以拍卖流转的规定,同时也确立了拍卖、拍卖企业的相应法律地位。2003年到2013年,则是在此法律框架的基础上,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规范等逐渐完善的阶段。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自1995年成立,到2003年已初具规模,行业市场和协会会员规模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较好地开展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的工作。在这一阶段,中国拍卖行业有两个标志性的工作,一个是2009年出台第一个拍卖行业标准《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把艺术品拍卖的流程做了一个梳理,根据行业实践的经验,从最初的拍品征集、确定委托、签订合约、拍卖操作以及保管、运输、结算、提货等,形成了一个流程性的、框架性的规范。一个是2011年出台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既对当时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一些典型问题作出回答,比如对假拍、拍假等行为,明确提出坚决反对知假拍假,坚决反对假拍,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监督。现在呢,可以说是又处在了行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随着有关行业自律的规范、流程性的规程逐步确立。一些企业在做拍卖业务的时候,也有一些疑问,因为流程性的规范毕竟是属于原则性和框架性的,很多具体的环节该怎么操作,其实还需要相应的具体的指导。因此,这次出台有关从业人员、标的和保管的规范,就是在流程性、框架性规范的基础之上,对业务进一步细化的过程。

责任编辑:李亮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