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知名画家诉抄袭 被告画家:临摹也是创作非抄袭(组图)

知名画家诉抄袭 被告画家:临摹也是创作非抄袭(组图)

2015-04-09 09:18 文章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项维仁的原画作《醉荷》。

项维仁的原画作《醉荷》

被告画家称临摹有独创性

庭审中,人民网辩称,媒体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审查注意义务,不构成侵权。人民网所报道涉案展览由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主办,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均进行了相应报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的使馆已经对作品的著作权进行了审核,媒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此质疑或者再审核。”

画家彭立冲则辩称,涉案《荷中仙》美术作品系他临摹创作完成,该临摹行为并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行为,并未侵犯原告作品的复制权。其次, 他在涉案的《荷中仙》临摹作品中增添了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荷中仙》是一幅新作品。另外,被告并未将涉案《荷中仙》临摹作品公开发表或 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侵犯原告的著作权,因此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

由于被告不同意调解,该案将择日宣判。

争议焦点

临摹而成的画作是否侵权?

被告:临摹也需技术和创作性劳动

彭立冲称,任何临摹作品有可能成为独立作品,不仅仅需要技术还要付出个人的创作性的劳动,包括对人物结构的审查编排,都是需要付出个人创作劳动的,在中国驻国外使馆展出不存在任何侵犯复制权的问题。

他还认为,临摹作品必须要署临摹作者的名字,如果还属原作者名字,则属于造假了。“作品抬头清楚写明了这是临摹习作,所以不存在侵犯署名权以及修改权的问题。”

彭立冲声称,临摹作品创作完成后,他并没有将作品进行出版发行,也没有将其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不会对原告造成经济损失,所以不存在侵犯获得报酬权。

原告:署名遭裁切不符合临摹规范

项维仁说,彭立冲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与原告作品基本一致,只是在人物的表情上有些差别,彭立冲将原告印章署名全部裁切,署上其自己的名字,这是非法复制件,不符合临摹的规范,原告方认为不是临摹作品。

原告代理人认为,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发表作品可以不经过许可、不支付报酬,但应该署名,在本案中,彭立冲临摹画作不是用于学习和欣赏,而用于了展览和网络传播。

此外,项维仁认为自己创作艰辛,而收藏家很可能因为见过被告的《荷中仙》,反而会误认为他的《醉荷》涉及抄袭。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