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李说当然611期)书画陈设聚“静”气 风水改运有玄机

(李说当然611期)书画陈设聚“静”气 风水改运有玄机

2015-10-08 04:10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九十年代第六个年头,台湾拉开了首届民选的序幕,民间传出了一则秘闻,林洋港先生觅到了一件法宝,是一幅神灵的中国水墨画,上有七星伴月,下有小童牧牛。据说画中的水牛一动,林洋港就高升当选,乐得林先生大有胜券在握之势。不久又传出,李登辉也有胜券一张,高悬在家中的客厅,是一幅气势蓬勃的《御驰中原图》,六尺整纸上是淡墨行草作底,流畅书出“开张添岸马,奇逸人中龙。经营大台湾,进军新中原。”绝句上面浓墨勾出一匹行空奔腾,精神抖擞的大红马。好似三国演义中的赤兔马再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20151008.jpg

 

林洋港先生的牧牛动了没有,不得而知,但火炭般的大红马一路顺风地送李登辉先生坐上了宝座。虽说是一则传闻,但中国书画具有美学、典藏以外具有的特殊功能显而易见,一点不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书画艺术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而典藏之风,也早在魏晋朝时就渐渐兴气,同时也流行了以书画布置居家,美化居住环境,改变室内风水,以求心想事成。回顾历史,多少国画大师的佳构,成为历朝历代镇国之宝,多少书法大家的墨痕,受到大官巨商顶礼膜拜。

 

可惜的是,居家布置书画,利用水墨作品改变风水的风气延续至今,已经成为一项通俗的民习。这种浅见的民习,受到坊间低层次的接受,在华人社会中流行,演变成了远离美感和陶冶性情原意的程式,忽视了对作品的审美要求及作品内涵对环境的作用,轻视了名家名作本身学养功力和天地灵气的潜伏,只求画面非常表面演绎,应景的口彩,将渊源流长的中国书法和绘画,由传统文化经典的主干,派生出完全体现利益偏爱的“风水画”分枝。


艺术品1.webp.jpg

 

风水画,也就是旧称行画,大凡设色艳俗,水墨浮浅,用笔疲软,气索神丧,单纯从表面追求吉利荣华,将牡丹比拟为富贵,将鲶鱼比拟为年年有鱼,将水比拟为财。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在居家或公司办公室的大门内,悬挂一幅设色山水,山高水大,瀑布由天而落,朝着室内方向,一泻千里,不能有一点碎石出现,以求财源滚滚,势不可挡。

 

所以大家都觉得“风水画”有些幼稚可笑,不说它庸俗,不具备艺术性,单从风水功能上来理解,如果水多就是财多,一幅山水画能解决经济问题,那不是满街都是王永庆、李嘉诚?


艺术品3.webp.jpg

 

我从中国末代皇朝的紫景城到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到新加坡的虎豹别墅,经二十多年的研究,形成了人体工程学独到的看法:首先可以肯定,艺术作品的陈设,是室内装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装璜学中的重要一章,在风水方面,更具有神效妙能,是营造室内风水的法宝,完全建立在美学和科学之间。以画中之景,补环境之缺;以画家之笔气,运挂画人(及赏画者)之运气。

 

“风水画”纯粹是迷信的把戏,不仅没有营造风水的功能,与典雅的室内装璜格格不入,我们考量陈设作品的标准,就是直接对功效的把握,关键在于作品必须符合名、真、精、新,(具有艺术个风的名家真迹、精品和完整、新美),其次就是协调这些作品与室内环境的呼应,方能陶冶性情,幽雅环境,在美化室内环境外观中,起到凝聚平和“静”气的大功能。”


艺术品2.webp.jpg

 

静气与静的环境及静的境界,在人的生活环境中,至关重要。老子曾说:天得静则清、地得静则宁、神得静则灵。天地万物,无不例外,从原始的年代到昌明的今天,为各教圣人广播推重,无不引以为修练的基本法门,和祈康福、祈平安的起点。孔老夫子教导学生颜子克己复礼,并曰“仁者静”;孟子则要人安静放心,以静之极而善养浩然之气;庄子则在静之极处,把握了中庸和无为;佛教更以静心、静悟,而达到福慧双修。纵观道教的太极、回教的斋戒、耶教的祈祷,无一不是对静的环境养成与静的境界的修练。而中国书画正是静气释放、气场营造的最佳媒介。

 

在中国书画艺术的长河中,名家倍出,他们的作品流芳千古,成为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原因就是书画艺术大师在创作作品时,以渊博的学养,以仁爱的追求,以安祥的静气,以纯美的概念,在挥毫泼彩中注入了天地间浩然之气,愈是好的作品,其潜伏的气场愈大,释放力愈强,持久年限愈长。作品中的静态愈深,动力就愈强,能静方能动,静中有动,动中含静,动静相济,静若太空,才会应变无穷。


艺术品5.webp.jpg

 

以近代书画大家为例:张大千的豪迈豁达、齐白石的天真烂漫、黄君壁的自然秀美、傅抱石的高古奔放、溥儒的王孙风范、石鲁的狂放热辣及于右任的大气、潘天寿的霸气、林散之的仙气、毛泽东的帝皇气、吴昌硕的金石气、黄宾鸿的书卷气、弘一法师的不食人间烟火之气无一不是在静中成气,无一不是在各具个性里的作品中焕发“静”气。

 

中国画中的抽象作品,同样具备着奇能,抽象无疑是具象作品的局部,是具象的符号化,是具象作品之精练,同传统的传世名作一样,通过视觉神经的反射,刺激观画人的内分泌系统兴奋,通过作品的章法、设色、造型及画家之笔墨灵气注入,增强了观画人的主观意识焕发。

 

李建军写于上海  2015年10月7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