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李说当然1061期)法器中的战斗机

(李说当然1061期)法器中的战斗机

2016-12-30 00:08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61228.jpg

 

现代革命京剧《红灯记》中有段精彩对话,李玉和背着受伤的交通员回家,苏醒后的交通员说:“我是卖木梳的。”李玉和立即问“有桃木的吗?”交通员回答说“有。要现钱。”对上暗号之后,交通员才从鞋底取出密电码,交给了李玉和。说到这里,你可能猜出了法器中的战斗机就是历史悠久、法力高超且影响广泛的桃木。

 

先秦、秦汉时期,流传过两则与桃木有关的故事。一个故事说,东海之中一座山上生长着一株巨大的桃树,它的枝叶覆盖周围三千多里,在向东北延伸的桃枝之间有一条众鬼出入的通道,并且有“鬼门”,把持鬼门的是神荼、郁垒二兄弟,他们一旦发现害人的恶鬼,就将恶鬼缚住让老虎吃掉。后来,黄帝引进了这种方法,创造了“立大桃人”等一系列驱除鬼魅的法术。另一个故事说,夏朝初期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羿,勇武善射,曾一度率领东夷人夺取夏政权。而羿最终却被人击杀于桃杖之下。从此以后,中国人都相信鬼最害怕桃木。中国古代的桃木能辟邪术,就是以这两个“鬼怕桃”观念为基础而逐步形成的。 “鬼怕桃”的观念深入人心,桃木也就成了民俗、民习、民风中压服邪气、制御百鬼的“仙木”。

 

自古以来,桃木制品或与桃木有联系的桃汤都是辟邪的灵物。先秦的巫师常用“桃茢”作为法器。“桃”指的是桃木棒,“茢”是笤帚。春秋时期,有种殡葬的礼仪,由法师手持“桃茢”在死者遗体周围挥拂一番,以“祓除不祥”,保护吊唁者的人身安全。这种祓殡法术本来可以用于所有死者,但随着君主地位的提高,演变成为一种只有君主对臣属才能使用的“君临臣丧”之礼。公元前545年冬,鲁襄公去楚国访问,在途中获知楚康王的死讯。到了第二年春天,楚康王已被大殓,按当时的礼节应由邻国的诸侯使臣为楚康王穿衣服。而楚国人却要鲁襄公亲自为楚康王穿衣服,鲁襄公因此非常不情愿,这时他手下的人为他出主意说可以用“'祓殡”之礼,以表示自己是“君临臣丧”。这样一来,本想令鲁襄公受辱的楚国人不得不自取其辱。

 

桃茢还常被用于盟誓和饮食等场合。周代盟誓活动有歃血仪式,参加盟誓者必须喝微量的动物血,以表示对盟约的忠诚。当主盟者割下牲口耳朵取出鲜血时,要用桃棒和笤帚在牲血主挥击扫拂几下。这是因为古人把血液看作为为凶邪不洁之物,用桃茢扫拂牲血是为了驱除与血有关的秽气。在周代,大臣想把自己做的美味佳肴进献给国君,必须在这些美食上放上桃枝和一把笤帚,以供国君随时挥击不祥。

 

中国古代一直很盛行用桃棒、桃杖、桃枝挥击邪祟的法术。秦简《日书·诘篇》曾说,无家可归的“哀鬼”喜欢与人为伍,被哀鬼缠上的人不思饮食,癖好清洁,面色苍自,丧失生气。只要用棘锥和桃棒敲击这人的心脏部位,哀鬼就不会再来。在汉代,年终逐疫仪式结束之后,朝廷要向公卿、将军、诸侯等显贵颁赐桃杖。这种桃杖不是一般的生活用品而是一种法器,是专供贵族们驱除殃咎时使用的。

 

用桃木制成弓箭射击鬼魅也是一种常见的法术。西周时楚国先王熊绎曾专门挑选“桃弧棘矢”作为贡品献给周天子,因为在楚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桃弧棘矢更可宝贵,所以进贡能除殃去咎的桃弧棘矢是在向对方表示最高的礼敬。

 

西周春秋时期有藏冰出冰的习惯,每年十二月将冰块藏在深山峡谷中的“凌室”。春夏时节再将冰块取出,以供降温防腐之用。由于出冰时山谷内外的温差很大,取冰者极易感染疾病,为了消除病灾,取冰人在出冰前要手持桃弧棘矢,向邪气做象征性的射击。清代袁枚曾写过这样的故事:京师有个官宦人家的小儿总是夜啼不止,人们说是由一种叫“夜星子”的恶鬼造成的。于是便找大师来捉鬼,大师手持小型的桑弓桃箭,并在箭杆上绑了一条数丈长的丝线。到了晚上,窗纸上隐隐闪现出一个骑马女人的影子,大师随即将桃箭射出。

 

用桃木煮成桃汤,去泼妖邪也是常用的法术。据史书记载,地皇二年,篡夺了西汉政权的王莽,经常梦见汉高刘邦对他进行严厉的谴责。为了让刘邦的灵魂不再来干扰,王莽派亲兵进入安有刘邦神位的庙中实施法木,其中就有向四面屋壁泼洒桃汤的法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太子杨勇报告说,自己居住的东宫鬼气太重,常闹鼠妖,杨坚便派当时著名的术士萧吉前去攘除。萧吉在东宫宣慈殿上设置神座,发现有股旋风从东北角“鬼门”吹来,随即用桃汤、苇火把这股邪气赶出宫外。

 

古代术士认为,用桃汤来沐浴身体也可辟邪。如药王孙思邈等人就曾说,遇到季节性瘟疫,只要于每月十五日折桃枝煮汤沐浴全身,就能确保无事。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的人习惯在正月初一饮用桃汤,这是为用桃汤来“压服邪气,制百鬼也。”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除了在果部“桃”的条目下述及桃符和桃橛的药用价值,又在木部单列了“桃符”和“桃橛”详细说明了这两味药材的特殊功效。

 

汉代方士介绍说,拿七枚桃枝当箭,用桃弓依次射出后重新捡起,最后将桃弓、桃箭与四块大青石一同埋在庭院四角,从此家中就不会再闹鬼遭殃。类似的法术直到明清、民国时期仍被广泛使用。明代人用“削桃木钉于地上,以镇家宅。”当时的医家把这种镇宅的桃木称做“桃橛”。清代纪晓岚十七岁时到一家旅店住宿,发现新盖的客房炕下钉着一个桃木橛子。他嫌碍事让店主拔去,店主却连说不可。店主说,此店开张后,客人在夜里常看见炕前有一女子,用手去摸却空无一物,是一个女鬼。后来店主请来道士念了段咒语,并将桃橛钉在炕下,女鬼才不复出现。

 

古人用桃木放置在门户上面辟除邪祟,成了今天的春联的起源。先秦时期,人们用桃木制成避邪的符箓,称为“桃符”,从唐代开始有,文人学士们在桃符上书写对联。到了宋代,写对联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在使用桃符的同时,出现了写在纸上的春帖、柱联、门额等等。到了明代,写在纸上的对联逐渐取代了新春桃符,人们称这种对联为“春联”。

 

李建军写于人体工程学

(北美)策略研究院

2016年12月29日洛杉矶


a天天你知道广告3.jpg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