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吴昌硕交游与艺术的第一手证据(组图)

吴昌硕交游与艺术的第一手证据(组图)

2017-11-23 13:03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22-足疾札图22-足疾札

按:吴昌硕以卖画为生是在他辞去安东令(1899),绝意仕途之后,信中所言通过顾麟士卖画得到十二块洋元,亦是其在生活上帮助吴昌硕的一种方式。而吴昌硕对顾麟士所求字画,则有求必应,而且颇为上心,《来扇札》对“求绘”,还是“求书”的询问,以及“老哥处来,弟无不可”的表态,无不显示出吴昌硕对顾麟士要求的重视。而《法缋札》所言吴昌硕奉顾麟士之命在其所画山水册上题字,则反映了二人以书画论交谊的朋友关系。

至于顾麟士为吴昌硕代笔的三封信,则为我们鉴定吴昌硕的这类画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以前我们只知道吴氏晚年有其学生、儿子为其代笔,而这三封信至少反映了如下几个信息:首先,顾麟士给他的代笔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顾麟士作画,吴昌硕只题款、盖印,画作中完全没有吴氏笔墨;另一种是吴昌硕自己起的画稿,再由顾麟士补全完成;最后一种是顾麟士替吴氏起草画稿,再由吴昌硕自己完成。其次,吴昌硕不善于在熟纸上作画,《不晤札》中所说“因裱就不善画”,即因装裱之后,纸不吸墨,呈熟纸特性的缘故。最后,吴昌硕只能画粗疏笔法的山水,而细腻笔法的山水画则学不来。

从上述这些信的内容可以看出,顾麟士对吴昌硕的帮助是周到细微的,而吴昌硕对顾麟士给予的帮助,一方面心存感激,同时这种感激又没有丝毫卑微低下之气,说明二人虽然有贫富之差,却无贵贱之别。在双方心目中,都把对方看作是逸趣相投的朋友,在书画艺术领域,他们的交往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的。

六。小结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对当时和后世的金石、书画的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关于吴昌硕研究的材料来源,主要包括他的诗文集、书画作品、往来信札,以及亲友、弟子们的回忆等。在这些材料中,诗文和书画作品是研究其艺术成就的主要依据,而亲友及弟子们的回忆则涵盖了吴昌硕生活与艺术成长等各方面的情况。但这两部分材料都有其局限性,诗文、书画作品虽然较直观的展现了他各个阶段的艺术特点,却无法传达其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与细节;亲友及弟子们的回忆虽然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但后人追忆难免有讹漏、溢美、甚至曲护等不实之辞掺杂其间,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而客观。而信札则是当事人言行的直接记录,它较之公开展示的作品,有其私密性;较之后人的主观追忆,有其客观性,这也正是这类材料的珍贵性所在。因此,吴昌硕与他人的往来信札,正是我们现阶段全面深入研究吴昌硕的第一手材料。

但是,利用信札进行研究也有一个困难,即作者在信中的语言表述往往不够完整,这种简化了的表达方式对于当事双方而言在沟通上没有任何困难,但对于后人的理解却是极大的障碍。而要克服这个障碍,充分利用信札的资料,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信札数量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通过前后几通信札的排比组合,将单个信中不完整的内容拼接起来,还原信中所言事件的来龙去脉;再有就是能够与写信人的作品及后人回忆录相结合进行研究,以二重证据或三重证据的方法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记载的准确性。

所幸,利用这批吴昌硕信札资料作研究的上述两个条件都具备。首先,吴氏大量且集中写给一个人的信札,保证了信中所言某些事情的完整性;其次,通过将信札内容与其作品及后人的记载等互相参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推定信札书写的大致时间范围,还为我们深入探究吴昌硕在生活习惯、日常交往、情绪变化、以及艺术探索和成长等各方面的细节,提供了第一手的证据,从而帮助我们补充和订正其传记与年表中的缺讹。这也正是这批信札的历史价值所在。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