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与美同行:博物馆布局新理念(组图)

与美同行:博物馆布局新理念(组图)

2017-12-05 10:09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张章银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mszb2017112500021v01b004

博物馆立足于本地区的知名人物,如何通过有限的展陈实物对各种陈列形式进行补充并最大限度地展示本地区人的精神,这点是在进行陈列内容设计时的难点,相信也是很多地方性博物馆展陈时遇到的瓶颈。为解决瓶颈,宁波帮博物馆十分重视展现地方文化价值和深度挖掘人文价值,我们梳理了自开馆以来博物馆陆续收到的社会各界宁波人捐赠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以近代、当代书画为主的珍藏,不仅具有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催化高尚情操的卓异功能,更是直接展现了宁波帮的成就,而且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宁波帮的社会影响,成为联系海内外宁波人情感的纽带。

以“追梦——陈逸飞艺术人生特别展”为例,籍以展现其人生理想与艺术情怀,以手稿、照片和他的遗物为陈列基础,展出了珍贵手稿的绝大部分图片、艺术品及部分生活用品(其中多数都是首次回乡展出),结合雕塑、图片、场景和空间交互转换设计等多种展示手段,联结展品之间的内在关联,展现了陈逸飞在艺术创作中顽强不息的探索精神以及对当代审美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根据艺术家不同时间段的生活环境,采用不同的色调背景,在不大的展示空间中采用多方向、多视点的变化来规划展示动线,使艺术家发展脉络有内在连贯的逻辑性,并结合这种逻辑性陈列他的生活用品,将其与生活用品同时间段内创作的艺术品布置在观众参观的最佳视域范围之内,把与文物相关的艺术家成长的故事串联起来,方便观众发现其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有秩序地按照设计的动线参观,这使得展示的形式更加生动、直观,从而增强艺术表现的感染力,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展品摆设。

除了能够获得视觉的愉悦和审美的满足,明白了展品的潜在价值,观众也能够感受到艺术氛围的浓厚,这就增加了展览的可看性,可以穿越时光与已逝的艺术家进行心灵对话,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令公众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陈逸飞,走近陈逸飞,理解其在人生与艺术之间的实践与追求。

以生活体验为基调

展示形式设计

形式设计是传播展览主题内容与观众之间有效交流的桥梁。“所谓形式美,就是自然属性诸如色彩、声音、线条等以及自然规律,通过实践中跟生活现象所建立的普遍联系,从而形成对于这种生活现象的广泛而概括的表现”(《美学概论》,王朝闻著)。宁波帮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十分重视形式美,把形式美和观众体验放在展示形式设计的重点,让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形式美的生活体验。博物馆展览以空间观察和现实体验、感受接触为特色的传播方式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条件。

在庆祝国庆和纪念邓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指示发表30周年,宁波帮博物馆特别举办“最美是故乡”宁波籍书画家作品征集展览活动。在展陈设计上就需要进行整体搭配,对材料进行新质感、肌理的再创造,充分运用色彩和色调、材料的配合触动参观者观赏时的情绪。展墙用浅灰色和浅黄色这种相对鲜明、稳定又不是沉闷的色调激起人们情绪的变化,整个展厅用协调统一的色彩基调展示宁波籍书画家的艺术风采和思乡爱乡的美好情结。运用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既兼顾了天然光采光和人工照明的优点,有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展现陈列形式之美,既具有古雅明丽的意境,又散发着现代文明气息,充分彰显出甬籍书画家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和热爱之情。

今年6月宁波帮博物馆展出“高风峻骨——潘天寿艺术人生特别展”,从潘天寿与家乡的关系、对民族艺术的贡献,追忆缅怀大师生平。展览采用声光电技术以及音像视频系统,以弥补宁波帮博物馆在艺术展览方面的展陈文物原件的不足,利用展厅通透的建筑特点,使馆内可始终保持柔和的自然光照,使展品既有足够的观赏条件,又最大限度地保护展品不受紫外线的损害。当自然光线不足时,人工光照系统会进行必要的补充乃至完全使用最接近自然色温的灯光照明。不仅是对其传奇艺术人生的缅怀和致敬,也是对大师艺术教育思想的又一次感悟与学习。同时,为了激发观众的自主意识,取得更好的认知传播效果,展览现场邀请到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教师从笔墨、构图、境界三个层次引导公众欣赏大师作品。

除此之外,陈列艺术设计结合新科技的引进,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和多媒体技术,及时准确地测量和预知观众的变化与需求,并予以正确理解、评估和回应,不仅仅是博物馆不断重新定位、调整自身与观众之间关系、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促动力,更是宁波帮博物馆下一步陈列设计的工作重点。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