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池瑜教授拜访欧阳中石先生
书法通过艺术化书写赋予文字神采,使内容更具感染力。欧阳中石将书法比作“串珠外的光环”,认为其价值在于通过线条、布局等形式美,增强文字的表现力。例如,他对比电脑印刷与手写书法,指出前者虽便捷,但无法替代书法在情感传递上的独特作用。
欧阳中石主张书法需“切时如需”,即与时俱进。他肯定外来文化对中华书法的积极影响,如佛学与中国禅宗的融合,并鼓励在传统基础上探索创新。但他同时强调,创新需建立在扎实的传统功底之上,而非盲目追求形式变革。
作为中国首位书法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开创了系统的书法教育体系。他认为,书法教育应培养既能“遣毫”(掌握技法)又能“行文”(传递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他主导的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更名,即体现了对“文化”而非单纯“艺术”的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