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说过,“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依此而论,人生,不在于你接触、认识过多少人,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人。著名画家傅真忻先生,是我不能忘记的人。
2008年4月,江南风光如画。傅真忻先生将在湘乡博物馆举办画展。在朋友的引见下,傅先生和我在办公室见了面。他穿一件红衬衣,着牛仔裤,不高不矮,身材单薄,额头往上渐渐谢顶,头发从两侧下垂过耳,肤色红润,笑容满面,声音宏亮,神态从容。傅先生比我年长18岁,但我感觉和先生一见如故,聊了许久。他请我在画展开幕式上讲几句话。从办公室出来,我找了个小饭馆,邀几位朋友,陪傅先生小酌。傅先生酒量不大也不小,但酒兴颇浓。酒酣耳热之际,兴致高张,笑语飞扬,大笑之时双眼眯缝,似乎有笑流溢而出。他再三表示都是湘乡老乡,各位都可随意。我虽不饮酒,但被他所感染,亦陶醉其中。
为届时说话不至离谱,我找来一些关于傅真忻先生的资料来看。傅先生1943年生于湖南湘乡县,定居北京。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顾问、滩头年画研究会会长、首都书画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邵阳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西安美术学院高研班,师从著名画家李习勤、刘文西教授。作品入选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全国美展和第十一届亚运美展。曾获湖南省美展金牌奖,第三届全国藏书票展金奖、中国“鲁迅版画奖”,与版画大师杨可扬、邵克萍等12位中国艺术家荣获1993年荷兰首届国际版画双年展大奖。代表作《打泥坨》入选由中宣部等权威机构编篡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传略和艺术成就编入《中国近现代当代书画家辞典》。出身书香门第的傅真忻先生,少年时即展现出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和过人的艺术禀赋。1956年,他考入湘乡县第二中学读书。13岁时,在《中国少年报》《少先队员》发表美术作品,并两度获全国少儿图画比赛一等奖。19岁时创作的木刻版画《在街道校外少年之家里》(又名《新芽》),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
我不禁对这位年少成名、蜚声画坛的同乡老艺术家肃然起敬!
4月28日,在画展开幕式上,我代表中共湘乡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即兴致辞。有些话现在大致还记得。我说,傅先生平生爱骏马、美人,醇酒。笔下的马骏健非凡,气势逼人,令人击节称赏;美人丰姿有灵,顾盼生辉,令人留连忘返。喜好杯中之物,红黄绿白皆喜之,尤喜白酒,纵酒论事,可见真性情和名士风流。傅先生率真,将老而不老,童颜而不见鹤发,保持一颗童心。与傅先生相接,感觉束缚顿解,心怀渐开。云云。
我担心这些谬语唐突尊者,隐有不安。岂料傅先生似乎颇受用。他笑眯眯地说:“你这样的朋友,我喜欢!”后来,随着对傅先生的作品和为人的不断了解熟悉,我才感觉当时那些话的浅薄。
傅先生虽是成名已久的画家,却是第一次在故乡举办画展。他作了精心的准备,展出的皆是精品力作。他欲以这种方式来回报故乡,表达对故乡深厚的眷恋之情。他的画展大受欢迎,观者摩肩接踵,人们赞不绝口。
此后,傅先生常回故乡,有时偕夫人一道。每次回来前,他都要给我打个电话,我只要在家,必定和先生一聚。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傅先生都平易近人,不拘小节,以至宾主尽欢。每当天气寒冷之时,傅先生爱围一条大红的羊毛绒围巾,微醺之际,红巾映衬红脸,意气风发,有如远游归来之少年。有一年冬天,我也曾到北京拜谒过傅先生,他热情周到,关心备至,使我感到温暖如春。
傅先生回乡时,有时乘兴为朋友作画。2017年秋,我们陪他在茅浒水乡餐聚后,他兴致勃发为陈哲画奔马图。品茗沉思之后,他挥毫泼墨,运笔流畅潇洒,如入无人之境。他花了几天功夫创作的巨幅奔马图,场景开阔,骏马奋勇争先,大气磅礴,仿佛大地都在马蹄下震颤,让人神往。
傅先生曾送我一幅奔马图,一幅书法作品。奔马图之精妙自不待说,书法作品写的是“精气神”三字,一气呵成,初看布局似不规则,细看则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尤其神字的长竖墨色浓郁,几欲柱地接天,带着少年使性的味道,使我不由得想起作者自称的“小顽童”形象。
2022年2月20日至3月2日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湘情.鄉韵——傅真忻绘画艺术展》。展览结束后,傅先生托他的侄儿(我的好友)把参展的两件作品馈赠给了我,一幅是版画作品,一幅是题为“东山学校”的水彩画作品(画中校门是学校改造前的老校门),都是平常难得一见的佳作。我感到受之有愧,不敢接受。好友说,老夫子是真心要给您的,怕您不受,故托我相送,您就不要推辞了。我其实不懂画,对这两幅作品并未细究。在写作此文时,我才了解到这幅版画非同一般。这幅高30厘米、宽43厘米的黑白木刻作品,画面错落有致地描绘了29名年龄不同的少年儿童和一位解放军叔叔的形象,人物表情、神态、动作各异,或读书、或讲报、或排练、或观摩,以鲜花玩具穿插点缀,少年之家活动形式之多姿,孩子们学习玩耍之欢愉,跃然纸上一一正是先生于1963年创作并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的木刻版画《在街道校外少年之家里》。我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
我称傅先生“老顽童”(他自己说不敢当,因为长他20岁的黄永玉先生是真正的老顽童,他称其量也只能是小顽童)。不仅因为先生鹤发童颜,胸无块垒,为人率真,更是因为时常感受到先生作品散发出天真烂漫的美感和活力四射的张力,笔墨人生气象万千。他的“打泥坨”、“五彩蝶”、“老鼠娶亲图”、“美大圣跨马图”等蕴含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作品,充满纯真和童趣,激发人们对于人间最质朴的如童贞般美好事物的感受与向望。如今先生已至耄耋之年,但仍以孩童般赤诚之心倾注于创作之中。几天前,先生在微信里发给我一张照片一一将新作“诗韵青松”水墨画赠与克罗地亚首位女总统、候任联合国秘书长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傅先生戴大红格子昵帽、穿红黑大格外套配白衬衫,露出孩童般的微笑,与美女总统共同展示的水墨丹青于自然质朴中蕴含深意。
傅先生打电话给我,说近期会回乡。我想起家里还藏有几瓶老酒,到时要让老先生尽兴才好!我虽不善饮,破例陪老先生一醉方休,又有何妨!又想,我现在年过花甲,往后岁月,要象傅先生这般“老顽童”就好了!
时在乙巳初夏。
又记:我将文稿发给傅先生审阅,先生将标题和文中数处之“老顽童”改为“小顽童”。唉,恭敬不如从命!一笑,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