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卞雪松谈艺录》中,卞雪松讲:“画就是一笔,有一才有万,万则归一,道一以贯之”。“书画中的‘一’是什么?就是一笔,一笔有了,千笔万笔就有了。”卞雪松的一笔就是渴笔,渴笔变化万千,渴笔里有春夏秋冬,渴笔里有生老病死,渴笔最能体现“道”性。虚实相生,集气为虚,集虚为道。渴笔生出的飞白,丝丝留白里注满生气,使一幅画会产生独特的气息,气息,是一个作品的呼吸,没有气息,作品的生命就式微了,气息的“息”,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与天地相协谐的,不同于母亲的呼吸频率,所以作品的气息是天地人共谐的呼吸,渴笔的停顿节奏,是必须用心运行的,而气息是感知的是听的,用心去听的!因而它不需要具体之形的呈现,因为形有时也是束缚,不恰当会阻滞气的运行,使气息浑浊羸弱。所以渴笔表现力的强大和丰富,完全可以简去那些不必要的形和式,以确保气息的通畅,“道”的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