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亮相东京(组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亮相东京(组图)

2011-12-27 08:21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考察团向京都市长门川大作赠送《孔子圣迹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在东京举办的同时,“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代表团对日本东京、箱根、京都等地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了考察,与日本相关人士进行了座谈交流。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亮相东京中国文化中心

12月16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物报社、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首次在境外展出。

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发来贺信。单霁翔在贺信中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在日本举办,标志着中日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友好往来增加了新的一页,对两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远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罗哲文在贺词中说,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保持持久魅力的重要因素。

来自中国各历史文化名街的代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参赞何静、财团法人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村上立躬和日本文化、新闻、旅游等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村上立躬和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军,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宋合意致辞。

 

京都传统建筑的商业利用比较灵活

展览剪彩仪式后,举行了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古运河风景区推介会,来自无锡的民间艺术家还进行了泥塑等现场演示。

展览持续到2012年1月13日,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相关图片、书法、情境实物等,通过艺术手段记录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风采,展现“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名人典故、建筑风貌,以及中国政府和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参与热情等。展览结束后,相关图片及展品将留由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收藏并在日本展出,无锡还决定将展出的《京杭运河江南水弄堂清名桥段》泥塑作品等实物捐赠给东京中国文化中心。

日本多家媒体如每日新闻社及新华社东京分社、《东方新报》、《华侨报》、《现代中国报》等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组委会希望借此展览,吸引更多海外民众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街区参观、交流。

日本观光厅: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

12月16日上午,考察团访问了日本观光厅,与观光厅长官沟田宏就如何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观光业等问题进行了座谈。

在听考察团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及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情况介绍后,沟田宏说,日本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是日本观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观光厅正与文化厅商谈,希望共同加大文化观光方面的工作力度。

他说,日本的文化遗产本来是以保存、保护为主,但随着一些地方进行商业开发用于观光,观光厅意识到需要对这些活动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比如,政府出台了一些限制条件,以限制过度的商业开发。另外,日本有许多民间文化,比如世界知名的歌舞伎文化等,但如果用于观光,必须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当地居民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一种自豪感,才能更好地推动观光业的发展。

“我去过中国19次,比如,去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还与上海申花集团有过一些足球方面的交流。每次去中国,都觉得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比如气功、针灸等,有许多深奥之处,我为之深深着迷。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希望两国有更多文化层面的交流。”沟田宏说。

沟田宏对中国的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中国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文化遗产受到破坏,日本经济腾飞初期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他建议,出于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或者为更好地发展未来的观光旅游业而积蓄力量的目的,希望中国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京都清水寺旁的街道特色鲜明,古建筑保护与商业开发相映成趣。

日本文化厅: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略有不同

在访问日本期间,考察团还走访了日本文化厅,与文化厅次长吉田大辅及文化厅保护财部相关科室就文化与观光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考察团向吉田大辅介绍了中国政府重视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情况,吉田大辅也向考察团说明了日本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吉田大辅说,根据日本制定的《文化财保护法》,日本的文化财(相当于中国的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文化景观、传统建造物群、文化财的保存技术、埋葬文化财。目前,日本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依据此法。

据了解,日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日本的传统文化遗产直到江户幕府时代,几乎保护得完整无缺。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剧烈冲击,但是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忘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1949年1月26日,发生在奈良法隆寺金堂的火灾,使日本最古老的描绘在木构建筑上的壁画毁于一旦,这件事唤起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由此催生了日本在1950年颁布并实施的《文化财保护法》。后来,该法经过多次修改,并不断完善。其中,2005年修订后,增加了“文化的景观”这项重要内容。文化厅文化财部纪念物科系长堀敏治说,所谓文化景观,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包括农产品制作过程、道路、田园风光等。对于其中非常重要的,指定为“重要的文化景观”进行升值保护。类似于这样的文化景观,是人们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年,文化厅正在加大力度对这方面遗产进行保护。

在保护流程方面,日本与中国略有不同。据介绍,在日本,首先由地方居民或村、町等地方政府提出保护申请,划定好区域,然后上报国家,等待批准。“日本对于文化景观的保护条例,目前已实施6年,共有29处文化景观得到了认定,一旦认定为文化景观,其中的建筑物将由国家财政拨款进行修复保存。然而,需要保护的地方并非只有在审批过后才进行保护,在申请过程中,国家也做了一些相应规定,比如,不允许随便改变景观环境等。”堀敏治说。

文化厅文化财部传统建造物科夏建久美子介绍了传统建造物的情况。她说:“以竹原市竹原地区为例,当地以前是以制盐售盐为业,现在虽然没有了制盐售盐行为,但当时的建筑等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她强调,建筑物是与城市的发展共同形成的,除了建筑之外,周围的景观也要加以保护。因此,文化景观与传统建造物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目前,日本已形成74处市、町、村的传统建造物保护网络,彼此之间经常会有沟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护过程中,除国家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日本十分强调各级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甚至个人的参与,并明确规定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比如,日本建立了从县市到乡村覆盖全国的保护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专业协会,凝聚了千万民俗文化艺术的传人,从事传承活动,对于这种无形民俗文化财产的传承工作,除国家给予必要的资助外,社会团体、地方政府也都给予一定程度的赞助。这样强调社会群体在保护文化财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全民保护意识,培养了文化财保护方面的人才。

与会街区代表还就原住民跟历史街区保护的关系,传统建筑修复过程中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如何应用等与日方进行了交流。日方有关人士表示,这些问题在中日两国都是普遍存在的,也希望今后能有进一步的沟通和探讨,共同摸索经验。

 

京都天龙寺

箱根:保护好人文与自然的和谐景观

12月18日至19日,考察团来到箱根,参观了相关街区和景观,并与箱根町町长山口昇士等进行了座谈。

据山口昇士介绍,箱根的旅游主要利用火山带来的地热、温泉、火山喷发口、湖泊等自然资源。从1300年前开始,火山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危险,但也慢慢演化为日本人民的对大自然的一种信仰、瞻仰方式。以前人们去箱根是为了治病,现在人们来箱根主要为观光,顺便泡温泉。箱根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游客休息和养生的旅游胜地。

据山口昇士介绍,箱根地区早在1936年2月就被指定为国立公园,这是一个由东京都、神奈川县、山梨县、静冈县4个行政区域中的特殊地域组成的“火山与海洋”的国立公园。现在,若想在国立公园内进行旅游开发会遇到许多限制,比如,屋顶的颜色、房屋的高度,电线杆的尺寸等,都有严格规定。“我们要好好地继承、保护好箱根地区的自然及文化遗产资源。”山口昇士说。

目前,箱根基本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制造业,只有一些从江户时代延续下来的传统民族工业,比如木雕。山口昇士向考察团展示了一块五颜六色的木制品,但上面的颜色并非用颜料漆上去的,而是把许多不同颜色的木料拼集、胶合在一起,再进行“刨花”制作,便创造出了这种天然的色彩,成为集合各种颜色的特殊木制品。

据了解,成为国立公园后,因不能随便伐木,目前箱根使用的木材基本是从日本其他地方运输过来的。当然,箱根现在也在积极地植树造林,希望能为这种传统工艺提供更多木材。

目前,箱根每年游客大约60万人次,来这里最多的是韩国人,第二位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人。随着中国游客越来越多,箱根希望能与中国有更多文化层面的交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