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浅聊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公共教育(组图)

浅聊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公共教育(组图)

2020-05-29 09:39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毛毅静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5月11日,国家文物局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这一主题不仅反映了博物馆对于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认识,更体现了当今世界多元一体,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的文明发展大格局。

据悉,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江苏省南京博物院举行。届时将推出“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别展览,该展为南京博物院联合8家文博机构共同策划,选取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属性的精品文物200余件套,全面展示古代中国多元并包的文化基因。

湖南长沙:“致敬达芬奇”光影艺术展对外开放

在2020“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我们以“后疫情时代”的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为主题,约请多位博物馆公共教育领域的学者,探讨后疫情时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新形式、公共服务效能如何提升等问题。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向全民的博物馆建议,全球性的亲近博物馆文化,促成了博物馆向所有社会阶层敞开。自此该领域呈现两种现象: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新博物馆学”理论带来的博物馆的价值观转变;二是20世纪80、90年代博物馆营销思维导致的博物馆形象转型。

全球在一系列社会教育理念因素作用下,加之美国博物馆联盟(AAM)几份强有力的报告,都传递了以教育为圆心发展博物馆事业的核心价值。2014年发布《构建教育的未来:博物馆与学习生态系统》白皮书,更提出了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创教育的崭新未来的议题。博物馆逐渐从“展品呈现”,以“物”为核心的策展方式,转向以“人”为本的融合参与。政、学两界普遍达成一种共识,博物馆在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同时,有义务让资源更多地为全社会共享;博物馆创新的核心在于让观众拥有愉快的参与式学习体验。

然而,一场疫情,迫使全球博物馆中断场馆开放,整个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和不确定性。艺术博物馆的概念是否会在疫情浪潮中发生改变?未来艺术博物馆的面貌究竟为何?超长时间的闭馆,公共卫生隔离政策和金融市场动荡引发的捐赠基金、募款未卜等财政问题,让艺术博物馆这一公共文化机构,在困境下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

为了应对博物馆因闭馆而遭受的损失,北美艺术博物馆馆长协会(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简称AAMD)近期批准了一系列决议,确保协会在今后两年内不会惩罚博物馆动用慈善基金或捐赠来支付运营方面的费用。全球,尤其是西方博物馆主要通过限制经费和支出来缓解博物馆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而我国艺术博物馆的公教事业,近年随着教育功能地位逐步提升,总体呈现向上发展的态势。同样在遭受疫情的重创下,由于受国家文化政策和公共财政的扶持,更多开始思考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以及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等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展览取消,一些画廊、小型博物馆的永久性关闭和博物馆大幅度的裁员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和遗憾,但是无论上述哪一种政策主导下的艺术博物馆,在此次疫情期间,却都以艺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姿态展开自救和承担使命,成为最早觉醒的社会公知机构之一。一些北美博物馆机构的管理者认为,眼下的危机或许提供了透明地审视机构的融资方式、捐赠基金的用途和限制的机会。在经费严重短缺的当下和未来,如何平衡收藏、研究、展示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如何消弭场馆领导层与员工之间的隔阂。譬如,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发起线上公教项目,确保员工在家也能工作。这向其他博物馆传递了有力的员工保障信息,同样也让更多的博物馆从中看到线上教育的价值。

从2月下旬开始,全球博物馆的专业人士采取迅速和充满创意的行动,加紧在线服务的开展,甚至在虚拟现实中提供云展览和云参观服务。在社交媒体的帮助下,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在闭馆同时纷纷开放了线上浏览业务并分享公共资源,在线文博资源的集约化促使“云看展”成为公众宅家方便准确的在线交流和观展体验。

新科技促进智慧型博物馆  

随着复工复学的开启,回顾此前几个月的博物馆公共服务新形式,不难发现艺术博物馆的公教策略呈现以下一些转型特征:

在非常时期担起展示艺术品重任的,首推谷歌在2011年推出的虚拟参观免费在线服务项目“艺术与文化”。这个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在线项目在全球拥有超过4500家知名博物馆及艺术机构入驻。不仅如此,项目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端推出了新应用“艺术转移”(Art Transfer),允许用户把任何照片转化为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此外,各大博物馆自身也纷纷推出免费图像资源供下载。对于普通艺术爱好者和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利用新技术了解艺术史的好机会。

疫情期间,我国博物馆的各种解决方案也层出不穷。2月20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抖音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九家博物馆开展“在家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各馆派出强大讲解员阵容,同时邀请跨界嘉宾参与,直播讲解本馆重要线上展览。此外,北京、河北、吉林、浙江、江西等省(市),以及苏州市都建立了博物馆大数据云平台,公众可以用手机直接欣赏展览和藏品。各地博物馆利用动漫、游戏、VR、AR等新形式、新技术,不断更新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提供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服务。伴随着“云”端博物馆的火热,加之各大自媒体随时随地跟进报道引发了观众的参与兴趣,数字与文创的结合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仅10天,总访问量即突破500万。

同时,为了应对复工后的博物馆人潮,从环境、健康、安全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科技防疫保障服务,成为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抓手。在多重合力下,COVID-19病毒有意或无意地加速了全球博物馆数字化的进程,改变了博物馆的形态和服务内容。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外艺术博物馆吸引观众的在线方式主要有四种:1.利用社交媒体,如推特、脸书、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博或Instagram来吸引观众,并引导他们参与展览和教育的项目,以获得最大的点击量;2.采取在线直播的方式来和观众进行互动;3采用虚拟参观的方式实现在线浏览;4.一些财力雄厚的博物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得到更高阶的体验和专业化指导。 

多学科融合的新教育形式

后疫情时代的艺术博物馆,在传统空间场域的束缚中脱离,展览的空间拓展到更大范围的社区和其他场域。博物馆NMC报告提出,未来技术可供博物馆调整战略技术、规划指导,新技术将引领教育场域的边界扩阔,致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革。艺术博物馆凭借天然的视觉优势,在这场变革中扮演了独一无二的角色。技术引领的艺术博物馆教育通过集约化将跨学科资源整合成各具特点的、拥有文化和教育价值的项目,将促使博物馆转变成一个为所有人服务的创新型艺术中心。重返艺术博物馆的人们如何通过科技与博物馆“保持连接”?如何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博物馆发展中来,构建“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教育网络形态?都成为后疫情时代最鲜活的课程资源。

在停课不停学阶段,艺术博物馆通过开发面向校园的教育项目、讲座、展览等活动为学校提供云服务,开展面向学生的对话和学习。而学校则依托博物馆资源了解资讯、欣赏展品、开展双向远程教育或其他探究性活动。正是由于特殊情况下博物馆自身的开放创新:开放的资源、开放的服务、开放的心态,促成了博物馆教育逐步向多学科、跨学科整合。移动科技发展下的数字学习,对于博物馆教育课程而言不仅是教学的支持,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