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从文人收藏说开去

从文人收藏说开去

2012-04-23 10:07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自2012年新春佳节到阳春三月,“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已经展出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一项展览能够吸引每日近千人的观众量,在今天可谓难得。

从该次展览出发,中国美术馆又进一步引发出了“卷轴绘画保存修复学术研讨会”,并在特展的基础上将作品中突出的两类——“吴门画派”和“扬州画派”,作为精选展的形式以飨观众。所以说,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好展览、好展品,才有好人缘。

收藏是没有界限的,所有具有历史感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收藏的对象,前提是作为群体的收藏者钟情。但收藏并非不能界定的,简而论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买卖为主要目的的获利性收藏;另一类则是文人雅玩。买卖为目的的收藏比较常见,相较于这一类而言,文人收藏则显得内敛很多,并且多少有些秘而不宣的味道。如同邓拓所收藏的这些古代绘画,很长一段时间内,仅是苏轼的《潇湘竹石图》名声在外,其他具体的藏品数量和藏品内容,都不为人们所知。

文人收藏中最清晰的轨迹,从今天传世的历代名画上所钤盖的印章与题款,最容易寻见。中国画的诞生与发展都和文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书画自古以来便是作为收藏中的大门类而存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历代文人对书画领域的贡献。而作为中国画中的一项重要元素——奇石,自北宋前1000多年的魏晋时代,便受到文人士大夫的亲睐,唐白居易的《太湖石记》、宋苏东坡的《怪石供》等名篇最有影响,宋代米芾提出赏石四字要诀“皱瘦漏透”及“米芾拜石”的故事,影响甚远。

在美术界说到石头,杨晓阳或许是最为人熟知的大藏家。去过西安美院的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漫步在这所美术学院的校园内,错落有致的栓马桩、石马槽、石柱、石鼓、门墩石、上马石……仿佛进了一个天然的博物馆,满操场大规模堆放的石刻令人震撼。当年他在西安美院时,收藏拴马桩是单位出资,而收藏炕头狮则完全是个人掏腰包,杨晓阳就这样抢救性地收藏了一批不可再生的艺术活化石。

杨晓阳最初收藏时,一件炕头狮才几元钱,他决心一下,收的速度相当快,当人们知道西安美院在收拴马桩和炕头狮,这些东西在那里能换成钱时,就纷纷四处搜寻,送往美院。当拴马桩和炕头狮价格越来越高时,杨晓阳相反倒乐观了,因为价格高了,说明它们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喜欢,人们自然就懂得用心去保护、去珍惜。杨晓阳的收藏门类并不仅仅局限在石刻,前段时间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百件马家窑文化陶器,也是其收藏的一个门类,对于玉器、铜器,他也有涉猎。

 

而这些,都已经是西安美院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如果再想收集这样一批东西,几乎已经不再可能。

“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文人收藏可谓审美趣味独具,蹊径独辟。文人玩收藏,自有一定的优势,凭借他们的学识和修养,对藏品往往有独到的眼力,绝非是今天的某些收藏爱好者们所以为的叼个烟斗、点根檀香、沏杯普洱便可以了,对于历史的认知和文化的辨别,是文人收藏的根本。

今天伫立在西泠印社社址孤山上的“汉三老碑”(全称“汉三老讳忌日记刻石”),便是得益于当年以吴昌硕为首的西泠印社社员们前瞻性的文化视野和判断力。有着“浙东第一石”之称,于清咸丰初年余姚客星山董氏墓地被发现的“汉三老碑”,系东汉年间所刻,其字体浑朴遒劲,介乎篆隶之间,当时的收藏者欲将石碑出售给日本人,后来在吴昌硕的奔走呼吁下,浙江同乡及印社社友昼夜挥毫作画,发起书画义卖,经几月努力,集腋成裘,终于募齐8000银元,将国宝赎回,并在孤山之巅、观看楼旁建石亭永存。

如果说文人倾力于收藏,是一种对文化的挽救和保护的话,相反,这些饱含着历史与岁月痕迹的文化瑰宝,又会滋养艺术家们的创作。西泠印社的建社宗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中,“保存”两字,便道出了文人收藏与滋养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吴昌硕为例,其书法篆刻中的金石气息,很大程度也得益于他对青铜器、对碑帖石刻的喜爱与钻研。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杨晓阳。从早期《黄河三部曲》、组画《大河之源》、《黄巢进长安》、《波斯迎亲》、《愚公家族》等以写实手法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到《关中夏月》、《关中正午》、《怀素和尚》等一系列大写意的泼墨、破墨的笔墨形式,也正是他对拴马桩、石狮等的收藏,滋养了其艺术创作中的汉唐气象。而据说邓拓当年收藏书画,一是出于爱好,二则是作为作家的他,有写一部中国画史的想法。

所以,文人收藏的意义就在于滋养与被滋养的关系。一方面是滋养自我、滋养自我的艺术创作。在收藏过程中,不断学习并完善眼光水平,不断学习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便是对自我文化艺术水平的再提高。美术工作者们常说师法古人、师法自然,古人即传统,所谓传统实际上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绘画并不会仅仅留在纸上,像线条、色彩这些元素也会作为时代的印记留在石刻、陶器、玉器、服饰上,所以,师法传统,更要做到旁征博引。

另一方面,则是滋养后人。经过一代代文人藏家所不断鉴别筛选出藏品,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定去伪存真的意义,留下来的大多数是经得起推敲的精品,当这些作品经文人之手捐赠给相关机构后,更便于后人认识与学习。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