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来到洛阳博物馆文创商店,一款名为“失传的宝物”的文创产品销售火爆。这是一个被泥土包裹的待“挖掘”的文物,可以用附赠的刷子、洛阳铲等考古工具手动清理,最终“出土”的文物可能是小铜佛、虎符、三彩马等,就像“盲盒”一样充满未知。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文创区,以二里头出土的国宝级文物“绿松石龙形器”等为原型创作的饰品、丝巾、挎包、玩偶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每款都兼具时尚气息与文化元素。
每一件文创产品都能讲出它的故事和价值,都是一座让游客与历史零距离接触的文化桥梁。近年来,洛阳依托“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不断从丰富的文物藏品中吸收灵感,打造一系列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且参与感、体验感十足的文创产品,让民众把“文物”带回家。
“不止于文创,博物馆还是最大的社会教育场所,是传承文化、反哺社会的重要渠道。”洛阳市文物局负责人说,在加快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同时,洛阳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激发起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
如今,洛阳还精心推出了“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形成“15分钟研学步行圈”,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教育”的全新研学模式,让“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河洛文化”成为可能,叫响“研学洛阳,读懂中国”品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人心、启迪未来。